唐才子传 · 六帝
夫云汉昭回,仰弥高于宸极;洪钟希叩,发至响于咸池。以太宗天纵,玄庙聪明,宪、德、文、僖,睿姿继挺,俱以万机之暇,特驻吟情,奎璧腾辉,衮龙浮彩,宠延臣下,每锡赠酬。故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云汉:银河。
- 昭回:指星辰光耀回转。
- 宸极:北极星,借指帝王。
- 咸池:神话中东方青帝的别苑。
- 天纵:上天赋予。
- 宪:唐宪宗。
- 德:唐德宗。
- 文:唐文宗。
- 僖:唐僖宗。
- 睿姿:圣明的姿态。
- 挺:杰出,挺拔。
- 万机:当政者处理的各种政务。
- 奎璧:奎宿和璧宿,泛指北斗星和太阴星(月亮)。
- 衮龙:皇帝的礼服上绣的龙。
翻译
那银河光辉回转,仰望更显高于帝王之星;洪亮的钟声很少被敲击,发出的最响亮声音在咸池。因为唐太宗有上天赋予的才能,唐玄庙有聪明之资,唐宪宗、唐德宗、唐文宗、唐僖宗,他们圣明的姿态相继杰出,都在处理政务的闲暇时候,特意驻足于吟诗的情趣之中,北斗星和太阴星闪耀光辉,皇帝礼服上的龙浮动着光彩,对臣子十分宠爱和延用,每每赐予赏赐回报。所以上面有喜好的人,下面必定有更甚的人啊。
赏析
这段文字主要是对唐代诸位帝王在文学方面的赞赏。描绘了帝王们有着卓越的才能和智慧,在繁忙政务之余对诗歌创作有着浓厚兴趣和关注。通过对天上星辰、宏伟钟声等的描绘来烘托帝王们的尊崇地位和文学活动的重要性。强调了帝王的喜好对臣下起到的引领作用,体现出当时诗歌创作之风在宫廷中的盛行及影响。整体语言典雅华丽,气势不凡。
辛文房
辛文房,元代﹐字良史﹐西域人﹐曾官省郎。能诗﹐与王执谦﹑杨载齐名。有《披沙诗集》﹐已佚。泰定元年(公元1324)官居省郎之职。此书成于元成宗大德甲辰(公元1304),共收唐五代诗人传记二百七十八篇,传中附及一百二十,合计三百九十八人。 唐代许多诗人在旧史中无传可稽,辛氏广采资料,“游目简编,宅以史集,或求详累帙,因备先传,撰以成篇,斑斑有据,以悉全时之盛,用成一家之言”(《唐才子传·引》)其中一些史料,例如记载诗人登进士第年等,十分可贵;“传后附以论,多掎摭诗家利病,亦足以津逮艺林”(《四库全书总目》)。辛氏虽为众多的唐代诗人立传,而其主旨却似乎在因人而品诗,重点在标其诗格,而不在考叙行迹,所以其中叙述诗人生平部分,杂采文集、笔记、小说等,而又缺乏必要的鉴辨,史实的疏误甚多。相反,辛氏或摘取作家本人及他人诗文,或采择前人旧评,或在前人旧评基础上有所增饰,或自出新意,品评诗歌,则颇具启发性。所以,“此书的主要价值与其说在提供诗人传记史料方面,倒不如说是在唐诗的品评方面。”(陶敏、李一飞《隋唐五代文学史料学》)但它毕竟是唯一的一部唐代诗人传记,故历来为研究者所重视。
► 12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