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才子传 · 王湾

湾,开元元年常无名榜进士。与学士綦毋潜契切,词翰早着,为天下所称。往来吴、楚间,多有著述。如《江南意》一联云:"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诗人以来,罕有此作。张燕公手题于政事堂,每示能文,令为楷式。曾奉使登终南山,有赋。志趣高远,识者不能弃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唐才子传:一部记录唐代诗人事迹的书籍,辛文房编撰。
  • 开元: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
  • 常无名榜:常无名是这一年科举考试的主考官,“常无名榜”指在常无名主持的科举考试中。
  • 学士:官职名称。
  • 綦毋(qí wú)潜:唐代诗人。
  • 契切:交情深厚密切。
  • 词翰:文章、文辞,也指诗文书画等。这里指王湾的文章才华。
  • 罕有:少有,罕见。
  • 张燕公:即张说,封燕国公,唐朝开元前期名相。
  • 楷式:典范。
  • 奉使:奉命出使。

翻译

王湾在开元元年常无名主持的科举考试中中进士。他与学士綦毋潜交情深厚密切,其文章才华很早就出名了,受到天下人的称赞。他在吴地和楚地之间往来,有很多著述。比如《江南意》中有一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从有诗人以来,很少有这样的佳作。张说亲自将此句题写在政事堂,每当向擅长写文章的人展示时,都把它作为典范。王湾曾经奉命出使并登上终南山,还写了赋。他的志趣高远,有见识的人不会忽视他。

赏析

这段文字为我们简要勾勒了唐代诗人王湾的形象与成就。首先介绍其科举出身,说明了他迈进仕途的起点。接着通过“与学士綦毋潜契切”体现了他在文学界的交往,侧面反映出他在当时文人圈子中的地位。“词翰早着,为天下所称”直接肯定了他文学才华的杰出,得到广泛认可。

重点突出《江南意》里“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一妙句,以及张说将其题于政事堂视作楷模的举动,强调了这句诗在当时的影响力和创作高度,此句的确蕴含深沉的哲理与优美的意境,为千古名句。最后提及他登终南山有赋以及志趣高远,使我们对王湾的印象更加丰满,一个才华横溢且志趣不凡的诗人形象跃然眼前,展现出那时文人的风采,也让我们了解到当时优秀诗作的传播与受重视程度。

辛文房

辛文房,元代﹐字良史﹐西域人﹐曾官省郎。能诗﹐与王执谦﹑杨载齐名。有《披沙诗集》﹐已佚。泰定元年(公元1324)官居省郎之职。此书成于元成宗大德甲辰(公元1304),共收唐五代诗人传记二百七十八篇,传中附及一百二十,合计三百九十八人。 唐代许多诗人在旧史中无传可稽,辛氏广采资料,“游目简编,宅以史集,或求详累帙,因备先传,撰以成篇,斑斑有据,以悉全时之盛,用成一家之言”(《唐才子传·引》)其中一些史料,例如记载诗人登进士第年等,十分可贵;“传后附以论,多掎摭诗家利病,亦足以津逮艺林”(《四库全书总目》)。辛氏虽为众多的唐代诗人立传,而其主旨却似乎在因人而品诗,重点在标其诗格,而不在考叙行迹,所以其中叙述诗人生平部分,杂采文集、笔记、小说等,而又缺乏必要的鉴辨,史实的疏误甚多。相反,辛氏或摘取作家本人及他人诗文,或采择前人旧评,或在前人旧评基础上有所增饰,或自出新意,品评诗歌,则颇具启发性。所以,“此书的主要价值与其说在提供诗人传记史料方面,倒不如说是在唐诗的品评方面。”(陶敏、李一飞《隋唐五代文学史料学》)但它毕竟是唯一的一部唐代诗人传记,故历来为研究者所重视。 ► 12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