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峭篇 · 五六

事理因人言而悟者,有悟还有迷,总不如自悟之了了。意兴从外境而得者,有得还有失,总不如自得之休休。
拼音

所属合集

#小窗幽记

译文

若是因他人的话而领悟事情的道理,将来一定还会再迷惑,总不如由自己亲身领悟来得清楚分明。由外界环境而产生的意趣和兴味,将来还会再失去,总不如自得于心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赏析

语言可以传达经验的结论,却无法传达经验的本身。他人的经验,尽管描写得十分详尽,对自己而言,还是隔靴搔痒。每个人的智慧和经验的累积并不相同,因此,他人的见解,未必能合乎自己的需要。所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就是这个道理。所以说自己领悟的道理,必能清楚分明,不再迷惑。 由环境而得的意兴,等环境变迁时,往往随之消失,因为,它是依附环境而生的。至于由自己心中所生出来自得其乐的情怀,则永远不会失去。人要懂得让自己心情开朗愉快的方法,不要被环境所左右。若能如此,这个人便得到了快乐的三味。
陈继儒

陈继儒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仲醇,号眉公,又号糜公。诸生。志尚高雅,博学多通,少与同郡董其昌、王衡齐名。年二十九,取儒衣冠焚弃之,隐居小昆山,后居东佘山,杜门著述。工诗善文,短翰小词,皆极风致。书法苏、米,兼能绘事。董其昌久居词馆,书画妙天下,推眉公不去口。眉公又刺取琐言僻事,编次成书,远近争相购写,于是名动寰宇。屡奉诏征用,皆以疾辞。卒于家。有《眉公全集》。 ► 2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