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 天上人间酒最尊

天上人间酒最尊,非甘非苦味通神。一杯能变愁山色,三盏全迥冷谷春。 欢后笑,怒时瞋,醒来不记有何因。古时有个陶元亮,解道君当恕醉人。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天上人间:形容在天地之间,这里强调酒的地位很高,不管在什么环境里都是首屈一指。
  • 非甘非苦:意思是酒的味道不是单纯的甜,也不是单纯的苦 。
  • 味通神:酒的味道奇妙,能达到一种超凡入圣的境界,具有神奇的力量。
  • 全迥:“迥”(jiǒng) ,使……完全改变。
  • :(chēn) ,发怒时睁大眼睛。
  • 陶元亮:即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田园诗人,他生性爱酒。
  • 解道:说得出 。

翻译

在这天地之间,酒的地位最为尊贵。它的味道既不是单纯的甜,也不是单纯的苦,却能达到一种超凡入圣的神奇境界。只需一杯酒,就能让忧愁的面容神情为之改变;连饮三盏,仿佛能让寒冷山谷都回复春天般的生机。 喝酒后,高兴的时候就欢笑,发怒的时候就瞪眼,等到酒醒了却又记不起来为什么会喜怒哀乐。古代有个陶渊明,他曾说过:大家应当原谅那些喝醉了酒的人呀。

赏析

这首词以独特视角展现了酒在人们生活和情感中的特殊地位。开篇“天上人间酒最尊”直抒对酒极高的赞誉,“非甘非苦味通神”形象地描绘出酒味道的独特与神奇,既非寻常味觉所能定义,又有非凡的力量。“一杯能变愁山色,三盏全迥冷谷春”运用夸张手法,生动体现了酒对人的情绪以及周围环境氛围的巨大改变,以小见大,突出酒的魅力。下阕通过描述酒后各种情绪的自然反应如“欢后笑,怒时瞋”,以及酒醒后的浑然忘事,活脱脱勾勒出饮酒者不拘小节、随性洒脱的状态。最后借陶渊明“君当恕醉人 ”的话,引发读者对于饮酒文化以及饮酒者心性的思考。整首词风格洒脱、质朴,语言通俗易懂却意境深远,体现出词人朱敦儒对生活随性豁达的态度,借酒之名表达一种超越日常烦恼,追求自然自在生活的心态。

朱敦儒

朱敦儒

字希真,洛阳人。历兵部郎中、临安府通判、秘书郎、都官员外郎、两浙东路提点刑狱,致仕,居嘉禾。绍兴二十九年(1159)卒。有词三卷,名《樵歌》。朱敦儒获得“词俊”之名,与“诗俊”陈与义等并称为“洛中八俊” (楼钥《跋朱岩壑鹤赋及送闾丘使君诗》) ► 26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