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译文
战场上我方等待天然的条件或情况对敌方不利时,我再去围困他。用人为的假象去诱惑他(指敌人),使他向我就范。去时艰难,来时美好。
注释
待天以困之:天,指自然的各种条件或情况。
用人以诱之:用人为的假象去诱惑他(指敌人),使他向我就范。
往蹇来返:语出《易经·蹇》九三爻辞。“九三:往蹇来反。六四:往蹇来连。”蹇,卦名。本卦为异卦相叠(艮下坎上)。上卦为坎为水,下卦为艮为山。山上有水流,山石多险,水流曲折,言行道之不容易,这是本卦的卦象。蹇,困难;返,易经古文为“反”,通假“返”,李镜池《周易通义》注:返,犹反反,广大美好貌。
序
如果敌方占据来有利的地势,并且兵力众多,这时我方应把敌人引出坚固的据点,或者把敌人引入对我方有利的地区,才可以取胜。在政治斗争中,这一计用得最多,且亦渐神化。
赏析
调虎离山计,用在军事上,是一种调动敌人的谋略。它的核心在一个“调”字。“虎”和“山”都是形象化的表达方式。“虎”,指敌方;“山”,指敌方占据的有利地势,如坚固的城池等。如果敌方占据了有利地势,并且兵力众多,防范严密,就如龙在潭、虎在穴,威力可得到最大的发挥。此时我方不可硬攻。若硬攻,则如虾蟹入龙潭斗龙,犬羊入虎穴擒虎,纵使攻得进去,也只是白白送死。所以,孙子认为攻打坚固城池是下等策略。我方正确的方法应是引龙离潭、调虎出山,设计把敌人调出坚固的据点,引入对我军有利的地区,然后消灭它们。赤风子反复挑衅,激原伯贯带兵出城,然后生擒;郑庄公诱大叔段出封邑京城,然后克之;赤风子反复挑衅,激原伯贯带兵出城,然后生擒;虞诩引诱羌敌离开陈仓崤谷,予以全歼,等等,都是高招。
调虎离山计,不仅常用于军事,而且有时也用于政治斗争以及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
无名氏的其他作品
- 《 三十六计 · 混战计 · 金蝉脱壳 》 —— [ 清 ] 无名氏
- 《 三十六计 · 并战计 · 树上开花 》 —— [ 清 ] 无名氏
- 《 三十六计 · 并战计 · 偷梁换柱 》 —— [ 清 ] 无名氏
- 《 三十六计 · 敌战计 · 笑里藏刀 》 —— [ 清 ] 无名氏
- 《 题黄鹤楼 》 —— [ 清 ] 无名氏
- 《 题黄鹤楼 》 —— [ 清 ] 无名氏
- 《 题外子蜗寄轩吟草四首 其四 》 —— [ 清 ] 无名氏
- 《 题黄鹤楼 》 —— [ 清 ] 无名氏
相关推荐
- 《 三十六计 · 混战计 · 假道伐虢 》 —— [ 清 ] 无名氏
- 《 三十六计 · 败战计 · 美人计 》 —— [ 清 ] 无名氏
- 《 三十六计 · 胜战计 · 以逸待劳 》 —— [ 清 ] 无名氏
- 《 三十六计 · 混战计 · 釜底抽薪 》 —— [ 清 ] 无名氏
- 《 三十六计 · 败战计 · 反间计 》 —— [ 清 ] 无名氏
- 《 三十六计 · 攻战计 · 借尸还魂 》 —— [ 清 ] 无名氏
- 《 三十六计 · 胜战计 · 借刀杀人 》 —— [ 清 ] 无名氏
- 《 三十六计 · 并战计 · 反客为主 》 —— [ 清 ] 无名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