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九日

· 李治
端居临玉扆,初律启金商。 凤阙澄秋色,龙闱引夕凉。 野净山气敛,林疏风露长。 砌兰亏半影,岩桂发全香。 满盖荷凋翠,圆花菊散黄。 挥鞭争电烈,飞羽乱星光。 柳空穿石碎,弦虚侧月张。 怯猿啼落岫,惊雁断分行。 斜轮低夕景,归旆拥通庄。
拼音

《九月九日》是唐代的一首诗歌,作者为李治。文皇第九子,始封晋王。贞观十七年,立为皇太子,在位三十四年,諡曰天皇大帝。集八十六卷,今失传,存诗八首,此为其一。
李治

李治

唐高宗李治,字为善,中国唐朝第三位皇帝(649—683年在位),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其母为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是嫡三子。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即位于长安太极殿,开创了有贞观遗风的永徽之治。李治在位34年,于弘道元年(683年)驾崩,年五十五岁,葬于乾陵,庙号高宗,谥号天皇大帝。 ► 1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