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上海棠

游丝弄晚,卷帘看处,燕重来时候。正秋千亭榭,锦窠春透。梦回褪浴华清,凝温泉、绛绡微皱。芳阴底,人立东风,露华如昼。 宜酒。啼香泪薄,醉玉痕深,与春同瘦。想当年金谷,步帷初绣。彩云影里徘徊,娇无语、夜寒归后。莺窗晓,花间重携素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游丝(yóu sī):指飘荡在空中的蛛丝等。
  • 锦窠(jǐn kē):锦制的鸟窝,这里指秋千的座垫像锦制的鸟窝。
  • 华清(huá qīng):这里指华清宫,代指浴池。
  • 绛绡(jiàng xiāo):红色绡绢。
  • 宜酒:适合饮酒。
  • 金谷:指金谷园,西晋富豪石崇的别墅。

翻译

飘荡的蛛丝在傍晚时分舞动,卷起帘子向外看,正是燕子重新归来的时候。正是在那秋千亭榭处,锦制座垫的秋千透露着春日的气息。从梦中醒来,仿佛刚从华清池洗浴出来,肌肤如凝脂的温泉水,红色的绡绢微微起皱。在花木的浓荫下,人站立在东风中,露水的光华如同白昼。

适合饮酒。带着淡淡的忧伤哭泣,泪痕如花香般轻薄,醉酒后留下的痕迹深深的,如同与春天一同消瘦。回想当年的金谷园,步幛初次绣成。在彩云的影子里徘徊,娇艳无语,在夜晚寒意袭来后归去。清晨的莺窗前,在花丛间再次与心爱的人携手。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春日的景象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上阕通过描写游丝、燕归、秋千亭榭等景物,营造出一种优美的氛围。“梦回褪浴华清,凝温泉、绛绡微皱”用华清宫的典故,增添了几分富贵与艳丽的色彩。下阕则从饮酒抒情开始,表达了一种忧伤和消瘦的情感,然后回忆当年金谷园的情景,最后以想象在花丛间与爱人携手的美好画面作结。整首词意境优美,情感细腻,用典恰当,将春日的美景与对过去的怀念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以美的享受。

陈允平

陈允平,南宋末年、元朝初年词人。字君衡,一字衡仲,号西麓。四明鄞县(今浙江宁波市鄞县)人,出身官宦世家。其生卒年不详,前人认为“把陈允平的生年定在宁宗嘉定八年到十三年之间(1215-1220)比较合理”,“卒年疑在元贞前后,与周密卒年相去不远”。少从杨简学,德祐元年(1275)时授沿海制置司参议。元至元十五年(1278),以图谋恢复旧朝之嫌入狱。经同官袁洪营救得免。后被征,北赴大都。晚年隐居四明日湖。 著有诗集《西麓诗稿》一种、词集《西麓继周集》、《日湖渔唱》词二种,另有《蜩鸣集》,今佚。 ► 35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