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梅直讲圣俞

生事念死隔,歘如过鸟飞。 长空不留迹,清叫竟何之。 死者固已矣,生者谩相思。 昭亭雪塞山,相遇忘寒饥。 解剑贳浊酒,果肴躬自携。 扫除长少分,旷荡文章期。 赠蒙以大白,自谓无复疑。 及将起草茅,谨札还先驰。 邀我采石渡,烂醉霜蟹肥。 沉吟望夫曲,朗诵天门诗。 险绝必使和,凡鱼岂龙追。 篇篇被许可,当友不当师。 凌晨挂高帆,公行我言归。 一别三四秋,音问山中稀。 去年集选曹,僮瘦马力羸。 访公国东门,问我来何时。 青刍与白饭,诸子争赍持。 论新复谈故,谓我今逾奇。 南还得长篇,万里衔光辉。 此德未云报,讣音裂肝脾。 桓桓万人英,不遇终愁羁。 一官止太学,薄命吁可悲。 所嗟吾道丧,斯文竟何为。 譬彼卞子玉,弃置污浊泥。 凤来无嘉禾,啄肉纷群鸱。 彼苍厥有主,此理安无欺。 呜呼如之何,酸嘶复酸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歘(xū):忽然。
  • 贳(shì):赊欠。
  • 刍(chú):喂牲畜的草。
  • 赍(jī)持:携带。

翻译

人生在世想到生死相隔,忽然就如飞鸟飞过。在长空中不留下痕迹,清脆的鸣叫最终去往何处。死者固然已经逝去了,生者徒然地相思。在昭亭山雪塞住了山,相遇时忘掉了寒冷和饥饿。解下佩剑去赊来浊酒,菜肴水果亲自携带。扫除了长幼的分别,心胸旷达畅谈文章之期。赠我用大杯喝酒,自以为不再有疑虑。等到要起草茅屋,恭敬地写信先传递。邀请我去采石渡,尽情沉醉在肥美的霜蟹中。沉吟《望夫曲》,朗诵《天门诗》。险峻之处一定让我应和,平凡的鱼儿哪能追上龙。一篇一篇都被认可,应当是朋友而不是老师。凌晨挂起高高的帆,你出行我却说要回去。一分别就是三四年,来自山中的音信稀少。去年集中在选曹,僮仆消瘦马也疲惫。拜访您在国东门,问我何时到来。新鲜的草料和白米饭,众人争相携带。谈论新的又谈论旧的,说我如今越发奇特。南归后得到长篇,像万里天空衔着光辉。这恩情还没来得及报答,讣告传来撕裂肝脾。威武的万人中英杰,没遇到好时机最终忧愁受困。一个官职只是在太学,薄命啊实在可悲。可叹我的道衰落,这文化究竟为何。就像那卞子玉,被丢弃在污浊的泥中。凤凰飞来没有好的禾苗,却被一群鸱鸟啄肉。那苍天自有主宰,这道理肯定没有欺骗。哎呀怎么办,一声声地悲酸嘶鸣。

赏析

这首诗是郭祥正悼念梅圣俞(梅尧臣)之作。诗中回忆了与梅圣俞过往的交往经历,如昭亭相聚、采石渡之游等,表现出两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和对彼此才华的敬重。诗中也感叹梅圣俞虽有才华却命运不济,官职低微,“一官止太学”,最终早逝令人悲痛。作者还由此抒发了对自身及文化命运的感慨,“此德未云报,讣音裂肝脾”“所嗟吾道丧,斯文竟何为”,既表达了对亡友深深的怀念与惋惜,也反映了当时文人的某种无奈和悲哀。整首诗情感真挚深沉,在对友人的追思中融入了对人生、命运、文化等多方面的思考。

郭祥正

宋太平州当涂人,字功父,自号谢公山人,又号漳南浪士。少有诗名,极为梅尧臣所赏叹。举进士。神宗熙宁中,知武冈县,签书保信军节度判官。王安石用事,祥正奏乞天下大计专听安石处画,神宗异之,安石耻为小臣所荐,极口陈其无行。时祥正方从章惇辟,以军功为殿中丞,闻安石语,遂以本官致仕去。后复出通判汀州,元丰七年坐事勒停。知端州,又弃去,隐于县青山卒。能诗。有《青山集》。 ► 14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