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春风岭

· 张耒
东归已过春风岭,度尽千山路渐平。 人事水泡能几日,流光驹隙却堪惊。 居人落落多新屋,行店依依认旧程。 世事饱谙身已老,区区来往笑浮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春风岭:山名。
  • 驹隙:比喻时光像骏马越过缝隙一样迅速流逝。驹(jū)。
  • 落落:形容房屋高大众多的样子。
  • 饱谙(ān):充分熟悉。

翻译

向东归行已经过了春风岭,度过了无数的山路渐渐变得平坦。人间万事如同水泡又能存在几日,时光如白驹过隙实在让人惊叹。当地居民众多都有崭新的房屋,行走在店铺间还能依稀认出旧日的路程。对世事已经充分熟悉自身也已经老去,这区区的来往奔波可笑那浮浮沉沉的人生。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经过春风岭时的感慨。诗的开篇写了东归路上过春风岭后的路途变化。接着感慨人事如水泡般短暂,时光飞速流逝令人惊心。看到当地居民的新屋和旧程,勾起对世事的诸多感受。最后感叹自己已老,对来来往往奔波的人生感到可笑,透露出一种历经沧桑后的通达和对人生的思考。全诗意境深沉,语言质朴自然,通过对路途见闻和自我感受的描绘,传达出对时光、世事和人生的感悟。

张耒

张耒

张耒,字文潜,号柯山,祖籍亳州谯县(安徽亳县),生于楚州淮阴(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因担任过起居舍人,人称张右史,晚年旅居陈州(河南省淮阳),陈州古地名为宛丘,故又称宛丘先生,因张耒“仪观甚伟,魁梧逾常”,人或称其为“肥仙”。张耒青年时游学陈州,得到苏辙指点,并经苏辙引荐入苏轼门下,与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 ► 22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