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王荆公

去来夫子本无情,奇字新经志不成。 今日江湖从学者,人人讳道是门生。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哀王荆公:哀悼王安石。王安石封荆国公 ,世称王荆公。
  • 夫子:指王安石。
  • 奇字新经:王安石曾撰《三经新义》,训释多有创新;又著《字说》,对一些字做奇特解说 ,当时曾用以科举取士。这里“奇字新经”代指王安石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
  • 从学:跟从学习。
  • 门生:指学生。

翻译

来来去去的王安石本就豁达淡然(不以功成与否而喜悲),他想用奇特字义的解读、新著的经典来推行革新却未能成功。如今那些曾经在江湖上跟从他学习的人,每个人都忌讳说自己是王安石的学生。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对王安石变法失败的感慨。开篇“去来夫子本无情”展现出王安石豁达超脱的心境以及推行新政时志向坚决的态度 ,不因外物而过分喜忧。“奇字新经志不成”直接点明王安石试图通过文化教育方面的创新为变法服务,无奈最终理想未能实现,语带惋惜。后两句“今日江湖从学者,人人讳道是门生”,则通过今昔对比,生动展现出变法失败后人心的变化,那些曾从学于王安石的人都不敢承认师生关系,刻画了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现实,从侧面反映出王安石变法失败后所面临的落寞。全诗整体情感深沉,于平静陈述中蕴含着诸多无奈与感慨 ,也引发后人对历史变革、个人命运以及时代风潮等多方面的思考 。

张舜民

张舜民

生卒年不详,北宋文学家、画家。字芸叟,自号浮休居士,又号矴斋。邠州(今陕西彬县)人。诗人陈师道之姊夫。英宗治平二年(1065)进士,为襄乐令。元丰中,环庆帅高遵裕辟掌机密文字。元祐初做过监察御史。为人刚直敢言。徽宗时升任右谏议大夫,任职七天,言事达60章,不久以龙图阁待制知定州。后又改知同州。曾因元祐党争事,牵连治罪,被贬为楚州团练副使,商州安置。后又出任过集贤殿修撰。 ► 30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