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晚望

· 张耒
萧萧衰柳来时路,袅袅危樯西去船。 白鸟归飞夕阳尽,断霞风约过平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萧萧:形容草木摇落声。
  • 袅袅(niǎo niǎo):形容细长柔软的东西随风摆动。
  • 危樯(qiáng):高的桅杆。
  • 白鸟:白羽的鸟,多为鹤、鹭之类。
  • 断霞:片段的云霞。

翻译

来时候的路上是萧瑟衰颓的柳树,向西离去的船只那高高的桅杆随风摆动。白色的鸟飞回巢时夕阳已经落尽,片段的云霞被风约束着飘过平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淮阴傍晚的景象。诗中通过“萧萧衰柳”营造出一种萧瑟、凄凉的氛围,“袅袅危樯西去船”则展现出船只在水面上的动态。“白鸟归飞夕阳尽”进一步点明时间,那归飞的白鸟和消逝的夕阳,给画面增添了一抹静谧与苍茫。“断霞风约过平川”,生动地写出了云霞在风的吹拂下飘过平川的情景。整首诗意境空灵,用简洁的语言勾勒出淮阴晚望所见景色的独特韵味,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宁静而略带萧瑟的美感。

张耒

张耒

张耒,字文潜,号柯山,祖籍亳州谯县(安徽亳县),生于楚州淮阴(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因担任过起居舍人,人称张右史,晚年旅居陈州(河南省淮阳),陈州古地名为宛丘,故又称宛丘先生,因张耒“仪观甚伟,魁梧逾常”,人或称其为“肥仙”。张耒青年时游学陈州,得到苏辙指点,并经苏辙引荐入苏轼门下,与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 ► 22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