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李文举登梦野亭

· 张耒
樽俎相逢散百忧,虽非吾土共登楼。 天边云送荆王雨,江上枫彫宋玉秋。 华发不堪怀故国,清杯相与散牢愁。 清谈七泽谁强健,莫学骚人赋远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樽俎(zūn zǔ):古代盛酒食的器具,这里指宴席。
  • 荆王:楚王,这里代指南方。
  • (diāo):同“凋”,凋零。
  • 华发:花白的头发。
  • 牢愁:忧郁愁苦。

翻译

在宴席上相逢消除了诸多忧愁,虽然这里不是我的故乡却一同登上高楼。天边的云彩送来南方的雨,江上的枫叶如同宋玉笔下的秋天一般凋零。满头白发难以承受怀念故国之情,举起清酒一起排遣忧郁愁苦。谈论七泽谁更强健呢,不要学诗人去写远游的篇章。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李文举一同登上梦野亭的情景和感受。诗中既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如天边的云、江上的枫叶凋零,营造出一种略带萧瑟的氛围,又流露出对故国的怀念和人生的感慨。“华发不堪怀故国”一句,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因年老而对故乡愈发思念之情。最后通过劝诫不要学骚人赋远游,暗示了对人生漂泊不定的一种思考。整体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在借景抒情中蕴含着对人生和世事的感触。

张耒

张耒

张耒,字文潜,号柯山,祖籍亳州谯县(安徽亳县),生于楚州淮阴(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因担任过起居舍人,人称张右史,晚年旅居陈州(河南省淮阳),陈州古地名为宛丘,故又称宛丘先生,因张耒“仪观甚伟,魁梧逾常”,人或称其为“肥仙”。张耒青年时游学陈州,得到苏辙指点,并经苏辙引荐入苏轼门下,与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 ► 22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