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舌

学尽百禽语,终无自己声。 深山乔木底,缄口过平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百舌:鸟名,又名乌鸫(dōng),能模仿百鸟之声。
  • 缄口:闭口。

翻译

学完了百种鸟儿的语言,最终却没有自己的声音。在深山高大树木的底下,闭口度过一生。

赏析

这首诗看似写百舌鸟,实则有深刻的寓意。诗中说百舌鸟虽然能够学会各种鸟儿的声音,但却失去了自我,没有属于自己的独特声音,以此来隐喻那些只会模仿他人,而没有自己个性和主见的人。“深山乔木底,缄口过平生”描绘出百舌鸟在深山中沉默的形象,也给人一种寂寥之感。它提醒人们不应一味地随波逐流,而要保持自己的独特和本真。整首诗简洁而富有深意,以生动的形象表达了深刻的道理。

张舜民

张舜民

生卒年不详,北宋文学家、画家。字芸叟,自号浮休居士,又号矴斋。邠州(今陕西彬县)人。诗人陈师道之姊夫。英宗治平二年(1065)进士,为襄乐令。元丰中,环庆帅高遵裕辟掌机密文字。元祐初做过监察御史。为人刚直敢言。徽宗时升任右谏议大夫,任职七天,言事达60章,不久以龙图阁待制知定州。后又改知同州。曾因元祐党争事,牵连治罪,被贬为楚州团练副使,商州安置。后又出任过集贤殿修撰。 ► 30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