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梁行
注释
- 汴州:古地名,今河南省开封市。
- 风鹤惊:形容惊慌失措,像风中的鹤、受惊吓的鸡一样。
- 金堤:坚固的堤堰。
- 玉殿:华丽的宫殿。
- 大梁:开封的代称。
- 伊阙:山名,在今河南省洛阳市南。
- 屏藩:屏障和藩篱,比喻卫国的重臣。
- 成皋:古地名,在今河南荥阳市汜水镇西。
- 带砺:泰山小而河川大,后来用以比喻国基坚固,国祚长久。
- 高帝:此处可能指汉高祖刘邦。
- 辟草莱:开垦荒地。
- 奕祀:世代祭祀。
- 青社:祭祀土神的地方,借指社稷。
- 乐府:古代主管音乐的官署,后世把采集的民歌或文人模拟的作品也叫做乐府。
- 河间:古代地名,此处可能指代某个以音乐闻名的地方。
- 邺下:古代邺城(今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此处指文化繁荣之地。
- 珠履:有珍珠装饰的鞋子,形容人的富贵或尊贵。
- 舍人:古代官职名,此处可能泛指官员。
- 金梁:金色的屋梁,形容宫殿的华丽。
- 玉津:河畔的美称。
- 蛱蝶:蝴蝶的一种。
- 骅骝:骏马。
- 雉堞:城上排列如齿状的矮墙,作掩护用。
- 牙旗:旗杆上饰有象牙的大旗,多为主将所建,亦用作仪仗。
- 大纛(dào):古代军队里的大旗。
- 铜驼:古代洛阳宫门前置铜驼,后以“铜驼”借指京城、宫廷。
- 金谷:指金谷园,在今河南省洛阳市西北,为西晋富豪石崇所建的别墅。
- 垓(gāi):本义是荒远之地,这里指废墟。
翻译
汴州城内人心惶惶,汴州城外遍布军营。 一夜之间金堤上雷电交加,千年的玉殿中传来波涛之声。 大梁自古以来就是繁华之地,三个集市的风光最为明媚艳丽。 西边连着伊阙作为屏障,北边控制成皋如同坚固的防线。 高帝当年开垦荒地,分封的万骑仿佛从天而降。 兰窗旁依旧矗立着飞云殿,树寝之处还通向造字台。 子孙世代祭祀承接社稷,商议婚事常常得到君王的赦免。 传来的乐府之声胜过河间,制作出的新声夸赞着邺下。 东风吹过十里长堤,万树千条都向西倾斜。 穿着珠履的人都知道是公子的宾客,佩戴宝钗的时常是舍人的妻子。 金色屋梁上的明月在空中移动,玉津河畔的芳草让人迷失了归路。 园子里双双蝴蝶飞舞,桥边一队队骏马停驻。 双双队队又能怎样呢,繁华的街道和红色的城墙在时光中消逝。 自己说百岁以来都在歌舞享乐,自认为一天三个时候都在竞相穿着绮罗。 绮罗歌舞没有尽头,炎热的夏天战火却突然来临让人来不及应对! 北方的人谁知道青犊的鸣叫,东门忽然看见黄虬闯入。 城墙上的矮墙凋零破败少有人行走,牙旗大纛肆意纵横。 波浪冲翻了夏后前朝的庙宇,潮水拍打着梁王旧日的城池。 以前的侯爷冷落悲伤只能徒步而行,新的鬼魂在荒烟中哭泣。 鹳雀高高地栖息在敖氏的仓库上,鸳鸯徒然地抱着相思树。 至今荆棘丛生还排列成行,落日下寒冷的沙滩是古时的战场。 无忌已经知道要离开魏国,相如也不再远游到梁国。 游人面对此景只能空自叹息划船离去,在胡笳芦管的声音中渐渐老去。 牧马常常经过屠宰场旁边,射雕之人每每向着彝山的道路而去。 凄凉的古今之事不需要哀伤,极目远望秋风吹开万里景象。 试着向东都更远地眺望,铜驼和金谷园多半已经成为荒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汴梁的兴衰变迁。诗的开头通过“汴州城内风鹤惊,汴州城外连军营”营造出紧张的氛围,暗示了局势的不安。接着描述了汴梁曾经的繁华,如“大梁自古繁华地,三市风光最明丽”,以及其重要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历史文化。然后通过“子孙奕祀承青社,议亲常得君王赦”等句展现了当时的社会生活。然而,好景不长,“绮罗歌舞无穷极,炎天烽火嗟何及”,战火突然降临,打破了汴梁的繁荣,城市陷入衰败。诗中通过对城池荒废、人物悲惨命运的描写,如“飘零雉堞少人行,牙旗大纛自纵横”“故侯冷落悲徒步,新鬼荒荒泣烟雾”,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繁华易逝的叹息。最后,诗人以一种较为豁达的态度看待这一切,认为凄凉的古今之事不必过于哀伤,展现了一种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对人生的思考。整首诗意境宏大,语言优美,将汴梁的兴衰描绘得淋漓尽致,具有深刻的历史感和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