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 其一

· 吴潜
黄昏先自无情绪。 更几阵、风和雨。 闲把楼头更点数。 挑残灯烬,装成香缕。 此际凭谁诉。 新词旧曲歌还住。 欲说相思渺无处。 围定寒炉人不语。 暗蛩啾唧,征鸿嘹唳,憔悴都如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青玉案:词牌名。
  • 黄昏先自无情绪先自:本来就,先前就。句子意思是黄昏时分本来心情就不好。
  • 更几阵、风和雨:又。又加上好几阵风雨。
  • 闲把楼头更点数更点:古代用滴漏计时,夜间凭漏刻传更,称更点。闲来在楼头细数着更点报时的声音。
  • 挑残灯烬(jìn)灯烬:灯芯燃烧后的灰烬。挑弄着将要燃尽的灯芯。
  • 装成香缕:把香点燃,让香烟缭绕形成一缕缕的形状 。
  • 此际凭谁诉凭谁:凭借谁、依靠谁。此时心中的忧愁依靠谁来诉说。
  • 新词旧曲歌还住:不管是新词还是旧曲,唱了一会儿也停住了。
  • 欲说相思渺无处:渺茫,没有着落。想要诉说相思之情,却无处可寻。
  • 围定寒炉人不语:众人围坐在寒冷的火炉旁,都不说话。
  • 暗蛩(qióng)啾唧暗蛩:暗处的蟋蟀。啾唧:虫鸣声。暗处的蟋蟀发出低低的叫声。
  • 征鸿嘹唳(liáo lì)征鸿:远行的大雁 。嘹唳:雁鸣声响亮。远飞的大雁发出响亮的鸣叫。
  • 憔悴都如许如许:如此,这般。都变得这般憔悴。

翻译

黄昏时分,本来心里就无端烦闷。又添上好几阵风雨侵袭。百无聊赖中,在楼头闲数着更点。挑弄着已快燃尽的灯芯,看着香烟袅袅升腾。在这寂寞的时刻,满心的忧愁能向谁倾诉?

无论是新填的词还是旧日熟悉的曲子,唱着唱着也停了下来。想要倾诉内心的相思,却茫茫然不知该向谁言说。人们围坐在寒冷的火炉旁,谁都默默无语。暗处的蟋蟀发出断续的低鸣,远飞的大雁传来响亮的叫声,人都被愁思折磨得这般憔悴不堪。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词人在黄昏风雨中的孤独郁闷心境和深深的相思之情。上阕通过黄昏时分、风雨交加的环境描写,以及词人挑灯、看香等动作刻画,生动展现了其百无聊赖又满心愁苦无处倾诉的状态,奠定了哀伤抑郁的基调。下阕以唱歌停顿来表现内心的纠结烦乱 ,欲说相思却无处可诉,围炉不语的场景则将这种孤寂感渲染得更加浓厚。“暗蛩啾唧,征鸿嘹唳”通过虫鸣雁叫的外在声响,衬托出人物内心的烦躁与凄凉,而“憔悴都如许”则直接道出因相思之苦导致的身心憔悴。全词以景衬情,情景交融,细腻深刻地表达出了词人复杂的情感,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邃凄婉,令读者深刻感受到词人内心的痛苦与无奈 。

吴潜

吴潜

吴潜, 字毅夫,号履斋,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 。南宋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 51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