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胡宿:北宋时期大臣、诗人。
- **悲秋篇:古人有很多感慨秋天的诗篇 。
- 客意:游子的心情。
- 陟(zhì):登上。
- 乔树:高大的树木。
- 惨淡:形容景色灰暗、凄凉。
- 层阴:层层阴云。
- 号呼:呼啸。
- 匣琴:装在琴匣里的琴。徒:白白地。
- 衣带缓:形容人因思念等变得消瘦,衣带都宽松了。
翻译
自古以来便有诸多感慨悲秋的诗篇,而远行中这内心的愁绪更难以诉说。人之常情总是看重离开家这件事,游子的心意总是厌倦那漫漫长路。出征的马儿登上前面的山冈,栖息的乌鸦聚集在高大的树木上。灰暗的层层阴云弥漫而生,狂风呼啸怒号。随身携带的匣琴只能白白放在那里,这杯中的美酒又能遇到谁一起品尝。如今衣带比之前宽松了许多,衣服上的香气也不再和从前一样。
赏析
这首诗围绕“远行”的主题,细腻地刻画了游子出行路上的复杂情感。开篇以“古有悲秋篇”引出远行的愁绪,奠定了全诗忧伤的基调。“人情重辞家,客意倦长路”直接写出人们对离家的不舍以及旅途的疲惫厌倦。中间“征马陟前冈,栖乌集乔树 。惨淡层阴生,号呼劲风怒”几句,通过描写征马、栖乌、阴云、狂风等景象,构成一幅萧瑟凄凉的画面,烘托出旅途中的孤寂与哀伤。“匣琴徒自携,杯酒与谁遇”进一步抒发了无人相伴的孤独。最后“衣带缓于前,衣香非复故”以形象的描写暗示出因思乡、旅途劳顿等,人变得消瘦,连身上的衣香都不同往昔,把那种深沉的思念和落寞展现得淋漓尽致 ,让读者深刻地感受到远行之人内心的痛苦与惆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