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咏下后庭花

· 洪适
月满临春阁,云随张丽华。 隔江虽度曲,破国不因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临春阁:南朝陈后主至德二年 (584 年) 建造的楼阁。
  • 张丽华:南朝陈后主的贵妃,美丽聪慧,极受宠爱。
  • 度曲:指唱歌,这里指陈后主与张丽华等在宫中演唱《玉树后庭花》。

翻译

明月洒满了临春阁,彩云仿佛追随着张丽华。隔着长江(陈后主等人)虽然还在演唱着歌曲,可是国家的破灭并非是因为那《玉树后庭花》啊 。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文字,勾勒出一段历史情境。诗开篇“月满临春阁,云随张丽华”描绘出临春阁在月光照耀下的景象,以及张丽华如彩云般受簇拥的美丽与受宠。短短十个字,营造出一种华丽又如梦似幻的氛围,为后面的议论埋下伏笔。

后两句“隔江虽度曲,破国不因花”则由前文的场景描写转入对历史的思考。陈后主等在江这边依旧唱着《玉树后庭花》这样的靡靡之音,以往很多人将陈国的灭亡归咎于《玉树后庭花》这样的声色之娱,归咎于张丽华的美貌。但诗人却提出不一样的观点,认为国家的破灭并非单纯因为这些花和声乐,背后肯定有着更深层次如政治腐败、统治昏庸等原因。这首诗通过古今对比,以景衬思,深刻地反思了历史兴废的缘由 ,引人深思 。

洪适

宋饶州鄱阳人,字景伯,号盘洲。洪皓长子。以荫补修职郎。高宗绍兴十二年中博学宏词科。以父忤秦桧,出通判台州。桧死,起知荆门军、徽州,寻提举江东路常平茶盐,首言役法不均之弊。孝宗时历司农少卿、翰林学士兼中书舍人、参知政事,官至同中书门平章事,兼枢密使。居相位三月罢去,提举宫观。卒谥文惠。好收藏金石拓本,并据以證史传之误。有《隶释》、《隶续》、《盘洲文集》等。 ► 94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