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见山茶花一枝独开

荼蘼开尽见山茶,血色娇春带雨斜。 莫是今年逢闰月,东风吹到背时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荼蘼(tú mí)**:一种蔷薇科的草本植物,花白色,有香气,常于春末开放,古人认为它是春天最晚开的花 。
  • 血色:指山茶花像鲜血般的颜色。
  • 背时花:不合时宜开放的花。

翻译

荼蘼花都开完了之后才看到山茶花独自绽放。那山茶花有着如同鲜血般娇艳的色彩,在春天里带着雨滴倾斜着身姿,显得格外娇俏。难道是因为今年赶上了闰月,使得东风把暖意吹到了这原本不合时宜开放的山茶花身上吗 ?

赏析

这首诗描绘出一幅独特的春日景致。开篇点题,以“荼蘼开尽见山茶”为画面定下了一种时光流转、物候变化的基调,突出山茶花开放之晚,与荼蘼对比强烈,引发读者对这独特景象的好奇。“血色娇春带雨斜”这句,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山茶花,“血色”形象地写出山茶花艳丽夺目的色彩,“娇春”赋予山茶花以娇美的姿态和春天的活力,“带雨斜”更增添了一份动态美与楚楚可怜之感,宛如一幅生动的花鸟画。结尾“莫是今年逢闰月,东风吹到背时花”两句,以疑问的形式营造出一种新奇、诙谐的氛围,探究山茶花晚开的原因是闰月的影响,把山茶花称为“背时花”,既表现出山茶花不合常规的盛开时间,也从侧面流露出诗人对山茶花这种独特绽放姿态的留意与欣赏,蕴含着对自然奇妙变化的感叹,让整首诗充满了妙趣与诗意。

胡仲参

胡仲参,字希道,清源(今福建泉州)人。仲弓弟。生平不见记载,就集中诗知其早岁曾在临安就学(当为太学),应礼部试不第,后以诗游士大夫间,游踪颇广,与冯去非等有交。诗集已佚,仅《南宋六十家小集》存《竹庄小稿》一卷(亦收《两宋名贤小集》)。 胡仲参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本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 7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