讯囚

· 唐庚
参军坐厅事,据案嚼齿牙。引囚到庭下,囚口争喧哗。 参军气益振,声厉语更忉。“自古官中财,一一民膏血。 为吏掌管钥,反窃以自私。人不汝谁何,如摘颔下髭。 事老恶自彰,证佐日月明。推穷见毛脉,那可口舌争。” 有囚奋然出,请与参军辨。“参军心如眼,有睫不自见。 参军在场屋,薄薄有声称。只今作参军,几时得骞腾。 无功食国禄,去窃能几何。上官乃容隐,曾不加谴诃。 囚今信有罪,参军宜揣分。等是为贫计,何苦独相困。” 参军噤无语,反顾吏卒嗟。包裹琴与书,明日吾归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参军:官职名,这里指审讯囚犯的官员。
  • 厅事:官府办公的地方。
  • 据案:靠着桌子。
  • 嚼齿牙:咬牙切齿,形容愤怒的样子。
  • 忉(dāo):啰嗦、唠叨。
  • 膏血:脂膏和血液,比喻百姓的劳动果实。
  • 管钥:钥匙,这里指管理财物。
  • 谁何:问是谁,这里指谁敢把他怎么样。
  • 颔(hàn)下髭(zī):下巴上的胡子。
  • 推穷:彻底推究、追查。
  • 毛脉:比喻细微之处。
  • 场屋:科举考试的地方。
  • 薄薄:稍微。
  • 骞(qiān)腾:飞腾,比喻官职升迁。
  • 揣分:估量自己的本分。
  • 等是:同样是。
  • 噤(jìn):闭口。

翻译

参军坐在官府办公的地方,靠着桌子咬牙切齿。把囚犯带到庭院下面,囚犯们纷纷大声争辩喧哗。 参军的气势越发高涨,声音严厉且言辞更加啰嗦。“自古以来官府中的钱财,每一分都是百姓的血汗。作为官吏掌管财物,反而盗窃据为己有。别人不敢把你怎么样,就如同拔你下巴上的胡须那么容易。事情时间一长罪恶自然暴露,证据就像太阳月亮一样明显。彻底追查能看清细微之处,哪能仅凭口舌争辩。” 有一个囚犯奋勇站出来,请求和参军辩论。“参军的心就像自己的眼睛,有睫毛却自己看不见。参军你在科举考场时,稍微有点小名声。如今做了参军,什么时候能得到升迁。没有功劳却享受国家俸禄,和盗窃又有多大区别。上级官员却宽容隐瞒,竟然不加以谴责呵斥。囚犯如今确实有罪,参军你也应该估量自己的本分。同样是为了生计考虑,何苦单单为难我们。” 参军闭口无言,回头看着吏卒不禁叹息。收拾包裹好琴和书,明天我就辞官回家去。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参军审讯囚犯的场景展开。诗中先刻画参军愤怒审讯囚犯的样子,强调他对囚犯贪污盗窃行为的厉声斥责,凸显出其自以为正义在握。接着囚犯站出来激烈反驳,指出参军自身无功食禄的问题,将参军虚伪的面具撕下。诗歌情节生动,通过双方的对话冲突,揭示出官员执法时自身存在的问题,反映了官场中一些不合理现象。以小见大,引发人们对当时社会吏治问题的思考,同时语言直白却有力,生动地展现出人物的不同神态和心理。

唐庚

宋眉州丹棱人,字子西。哲宗绍圣间进士。徽宗时,为宗子博士。张商英荐其才,擢提举京畿常平。商英罢相,坐贬惠州安置。遇赦还,复官承议郎,归蜀道卒。为文精密,谙达世务,文采风流,人称小东坡。有《三国杂事》、《唐子西文录》、《唐子西集》。 ► 31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