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上亭驿

· 韦骧
按部嵚崎向梓潼,上亭孤驿倚寒空。 淋铃尽想当时雨,吼地愁闻竟夕风。 冲冒狂飙忧病体,驱除宿翳懒神功。 翼朝揽辔逢清霁,致敬宜将樵意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按部:巡察所属的部域。
  • **嵚崎(qīn qí)**:形容山路危险高峻的样子,这里指旅途艰难。
  • 梓潼:地名,今四川梓潼县。
  • 淋铃:即《雨霖铃》,本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这里指唐玄宗入蜀时,在雨中闻铃声思念杨贵妃之事 。
  • 竟夕:终夜,通宵。
  • 狂飙:狂风。
  • 宿翳:原指积久的障蔽,这里可理解为身体的病痛等困扰。
  • 翼朝:第二天早晨。“翼”通“翌”。
  • 揽辔:手执马缰绳,指上路。
  • 清霁:天气晴朗。
  • 樵意:大概是如樵夫般质朴、虔诚的心意。

翻译

我巡察行至那高峻艰难的路途前往梓潼,上亭孤零零的驿站倚靠着清冷的天空。听到雨水声,满脑都是当年唐玄宗在雨中思念杨贵妃的《雨霖铃》的情景;整夜都忧愁地听着狂风怒吼大地的声音。冒着狂风,担忧着自己的病弱身体,想要驱除长久以来的病痛,可惜没有神奇的功效。第二天清晨我握起马缰绳赶路时,正逢天气晴朗,我应以如樵夫般质朴虔诚的心意致以敬意。

赏析

这首诗以作者的旅途经历为线索展开。首联点明行程,描绘出上亭驿孤独倚于寒空的寂寥之景,为全诗奠定了清冷的基调。颔联通过“淋铃”这一典故,巧妙地将现实的风雨与历史故事相联系,引发深沉的感慨,拓宽了诗歌的意境。同时,对风雨的描写也映衬出诗人内心的忧愁。颈联则由景入情,直白地表达出诗人在狂风中对自己病体的担忧,以及对摆脱长久困扰的无力感,生动地刻画了诗人的心境。尾联情绪有所转变,清晨的晴朗似乎带来了一丝希望和宽慰,“致敬宜将樵意同”一句含蓄地表达出诗人内心质朴虔诚的态度,给整首诗染上了一抹宁静祥和的色彩。整首诗情景交融,既有对旅途艰辛、病体困扰的真实描述,又蕴含着深沉的历史感怀与人生感悟 。

韦骧

宋杭州钱塘人,本名让,避濮王讳改名,字子骏。仁宗皇祐五年进士。历福建转运判官、尚书主客郎中。徽宗建中靖国初,除知明州。以左朝议大夫提举杭州洞霄宫。工诗文,有《钱塘集》。 ► 118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