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和修复马政图

君不见明皇开元初,前驱万骑云烟铺。中年不戒履霜渐,乃以牧权付之营州轧荦奴。 驱我天闲入鼠穴,八坊奇产空无馀。元和天子奋威断,收拾旧物还中区。 向来汧渭孳生处,犹有牧人自营牧与刍。争持私牵应诏书,愿备法驾王前驱。 诗翁感叹成八解,何人画工画为图。此图似是八之一,元和旧事犹可识。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明皇:即唐玄宗李隆基。
  • 开元:唐玄宗的年号。
  • 履霜渐:出自《周易·坤》“履霜坚冰至”,意思是行走在霜上而知冰冻将至,比喻从事物的苗头可以推断其发展结果。
  • 营州轧荦(zhá luò)奴:指安禄山,营州杂种胡,小名轧荦山。
  • 天闲:皇帝养马的地方。
  • 八坊:唐时设置的八处养马之地。
  • 元和天子:唐宪宗李纯。
  • 汧(qiān)渭:汧水和渭水。

翻译

你难道没有看到唐玄宗开元初年,前面有上万的骑兵如云烟铺开。中年时没有警惕事情渐变的苗头,就把管理马政的权力交给了营州的安禄山那个家伙。把我们国家精良的马驱赶到如同鼠穴般糟糕的地方,八坊奇特的马匹产物都没有了剩余。元和天子奋发威武果断行事,收拾旧有的马政事物归还到中原地区。过去在汧水和渭水滋生马匹的地方,还有牧人自己经营牧养和草料。争相拿着私人的马按照诏书的要求,希望准备好天子的车驾在天子前面驱赶。诗人感慨叹息写成了八首诗,什么人能让画工画成图呢。这幅图似乎是八幅中的一幅,元和时候的旧事仍然可以识别。

赏析

这首诗回顾了唐朝马政的兴衰变化。开篇描述了唐玄宗开元初期马政的兴盛,以及后来因用人不当导致马政荒废。接着讲述唐宪宗努力恢复马政的情况。诗中既有对历史的感慨,也有对当时情况的描述和感慨。通过对马政变化的书写,反映出了国家兴衰的一个侧面,体现了作者对历史变迁和政治局势的深刻思考。同时,诗中也流露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当下的期许。整体基调深沉,感情真挚。

家铉翁

宋眉州眉山人,号则堂。家大酉子。以荫补官。历任监司及州府官。赐进士出身。累迁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元军至临安近郊,拒绝于丞相吴坚告降檄文上署名。从吴坚使元,留馆中。宋亡,守志不仕。闻文天祥之妹因兄故没为女奴,倾囊赎之使归。精于《春秋》,以之授徒,每与诸生论宋朝兴亡,叹息流泪。元成宗即位,放还,赐号“处士”。有《春秋详说》、《则堂集》。 ► 10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