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京都:古代指首都,这里指北宋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
- 昼掩关:白天也要关闭城门,形容战乱时的戒备森严。
- 黑云黄雾:比喻战争的阴霾,也可能象征政治的黑暗。
- 耶律:辽国皇族的姓氏,这里指辽国君主。
- 北道:北方的道路,可能指通往辽国或其他敌方的路。
- 禄山:唐玄宗时期的安禄山,曾发动叛乱,此处借指引起动荡的人物。
- 身谋:为自己打算。
- 皎皎:光明磊落,清白无暇。
- 臣事:尽忠职守之事。
- 闲闲:从容不迫,淡泊名利的样子。
- 高名:崇高的声名。
- 常山:战国时期赵国的名将廉颇,以坚毅著称,此处喻指忠诚勇猛的将领。
- 谅可班:确实可以相提并论,意即有同等地位。
翻译
回忆往昔,京都白天紧闭城门,战争的乌云和尘土遮蔽了人间。南城的人们清扫积雪迎接辽国的入侵者,北路上的人们听到风声就想到叛乱的安禄山。他不为自己打算,心地纯洁,尽忠职守时显得如此从容。有谁能与他的高尚名声相比?他的忠诚如同千古常山的廉颇,确是值得尊敬的英雄。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胡寅为悼念刘忠显而作,通过描绘战乱时期的景象,赞美了刘忠显的高尚品质和忠诚精神。首联以历史典故渲染出战乱的氛围,颔联则具体描绘了刘忠显面对强敌时的决然态度。颈联通过对比,展现了刘忠显无私的品格和淡泊的处世态度。尾联以廉颇比附刘忠显,高度评价了他的英勇和名望,表达了对他的深深怀念和敬仰。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悲壮,体现了对忠诚与名节的崇高赞扬。

胡寅
宋建宁崇安人,字明仲,学者称致堂先生。胡安国侄。徽宗宣和三年进士。钦宗靖康初召为校书郎,从祭酒杨时受学。高宗建炎中因张浚荐,擢起居郎。上书陈抗金大计,反对茍安议和,言词切直。绍兴中为中书舍人,力阻遣使入金,出知严州、永州。官至礼部侍郎兼直学士院。秦桧当国,深忌之,以讥讪朝政落职,安置新州。桧死复官。卒谥文忠。有《论语详说》、《读史管见》、《斐然集》。
► 636篇诗文
胡寅的其他作品
- 《 送英州推官 》 —— [ 宋 ] 胡寅
- 《 和彦冲新凉 》 —— [ 宋 ] 胡寅
- 《 送黄熙赴韶推 》 —— [ 宋 ] 胡寅
- 《 初冬快晴陪宣卿叔夏游石头庵过三生藏穷深极峻遂登上封却下福严最爱廓然亭静憩久之乘兴入后洞置酒云庄榭徘徊方广阁山行崎岖不可以马虽笋舆傲兀小劳尚胜骑从之烦也既归山前之翌日复会于坚伯兄小阁同安赵涧看北山馀雪披云映日翠莹珑葱殆难模状因访季父庙令欢饮而罢集记所见成十五绝 其十一 》 —— [ 宋 ] 胡寅
- 《 文定题范氏壁次韵 》 —— [ 宋 ] 胡寅
- 《 和朱成伯 》 —— [ 宋 ] 胡寅
- 《 题栖云阁 》 —— [ 宋 ] 胡寅
- 《 寄题义陵吴簿义方堂 》 —— [ 宋 ] 胡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