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

· 张耒
野云不作雪,仲冬气犹蒸。 岸雨湿枯柳,北风生浪声。 昨日饮我者,主人出金觥。 酒薄亦足醉,青蛾惯逢迎。 纷纷舟车地,主吏困怨憎。 樽罍备人事,起论爱客诚。 世途聊复尔,物态恶分明。 十年五往返,抚事感飘零。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张耒(lěi):北宋文学家。
  • 仲冬:冬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十一月。
  • :热气上升。
  • (gōng):古代酒器。
  • 青蛾:美丽的女子。
  • 樽罍(zūn léi):泛指酒器。

翻译

野外的云没有形成雪,仲冬时节天气却还像热气在蒸腾。岸边雨水打湿了干枯的柳树,北风刮起发出波浪的声音。昨天请我喝酒的人,主人拿出了金色的酒觥。酒虽然淡薄但也足够让人沉醉,美丽的女子惯于迎来送往。这纷纷扰扰有舟车的地方,主管官员被埋怨憎恶所困扰。酒器中具备着人情世故,起身谈论表现出对客人的真诚。世间的路途姑且就是这样,事物的情状难以分明。十年间五次往返这里,抚着这些事感慨自己的漂泊。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宿州的景象及诗人在此的经历和感受。诗中通过对仲冬时节景象的描写,如“野云不作雪”“岸雨湿枯柳”等,营造出一种特别的氛围。诗中还描写了饮酒的场景和人情世态,如主人的热情、女子的逢迎等,表现出人世的复杂。“世途聊复尔,物态恶分明”则体现出诗人对世间路途和事物难以看透的感慨。最后“十年五往返,抚事感飘零”道出诗人多年间往来此地的飘零之感,整体情绪略显惆怅和感慨。诗歌语言平实,情感真挚,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当时的心境和所处的环境。

张耒

张耒

张耒,字文潜,号柯山,祖籍亳州谯县(安徽亳县),生于楚州淮阴(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因担任过起居舍人,人称张右史,晚年旅居陈州(河南省淮阳),陈州古地名为宛丘,故又称宛丘先生,因张耒“仪观甚伟,魁梧逾常”,人或称其为“肥仙”。张耒青年时游学陈州,得到苏辙指点,并经苏辙引荐入苏轼门下,与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 ► 22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