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地颂其一

佛性非同异,千灯共一光。 增之宁解溢,减著且无伤。 取舍皆为过,焚漂总不妨。 见闻知觉法,无一可猜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张伯端:字平叔,号紫阳,北宋内丹学的集大成者。
  • 佛性:佛教术语,意思是众生成佛的可能性。

翻译

佛的本性没有什么相同或不同,众多灯光都汇聚为同一光芒。增加它难道能理解为会溢出,减少它姑且也不会有损伤。有取有舍都算过错,焚烧或漂游总是没有妨碍。那通过见闻知觉所领悟的法门,没有一个是可以猜测衡量的。

赏析

这首诗探讨了佛性的本质和特点。以千灯共一光来比喻佛性的归一与无二,表明其超越表面差异的统一性。强调佛性不会因增减而有损益,取舍等行为对其本质并无影响,同时表示即使是如焚漂等行为也无妨,体现出对佛性的一种深邃的理解。最后指出关于佛性的觉悟法门难以用常规的猜量方式去认知。整首诗充满了对佛性抽象而深刻的思考,富有禅意和哲理。

张伯端

张伯端

宋台州天台人,一名用成,字平叔,号紫阳。相传神宗熙宁中游蜀,遇异人传授丹法。尝著《悟真篇》,授河东马处厚。元丰中卒,年九十九。 ► 14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