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海州:古代地名,今江苏连云港一带。
- 苍苍:形容草木茂盛,颜色深绿。
- 黄蒿:一种黄色的野生草。
- 苍耳:一种植物,果实有刺,常见于田野。
- 咿咿、咽:拟声词,形容虫鸣声断断续续。
- 鸣舂:指舂米的声音,代指农事活动。
- 豆花:豆科植物的花,此处指豌豆花。
- 逃屋:荒废无人居住的房子。
- 累累:形容众多,此处指藤蔓缠绕的样子。
- 秋蔓:秋天的藤蔓。
- 寒瓜:秋季成熟的瓜类,如丝瓜、苦瓜。
翻译
秋天的原野一片苍翠,阳光照在金黄的田野上,满眼是高高的黄蒿和茂盛的苍耳。草丛中的虫儿发出断断续续的鸣叫,因为秋雨频繁,道路积水,车辙都满了。渡口处传来舂米的声音,乡村的小路弯弯曲曲,蝴蝶在豌豆花间悠然飞舞。废弃的房屋空无一人,杂草丛生,藤蔓缠绕着破败的家园,挂着一串串秋凉的瓜果。
赏析
张耒的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海州道中的秋景,展现出一幅宁静而略带荒凉的田园画卷。首联通过“秋野”、“黄”、“苍苍”等词,勾勒出秋日田野的广阔与萧瑟。颔联通过“草虫”、“鸣复咽”的声音,描绘出秋雨绵绵中大自然的生动气息。颈联则转至村落,通过“鸣舂”、“悠悠小蝶”展现了乡村生活的恬静与闲适。尾联以“逃屋”、“累累秋蔓”等意象,透露出一种人烟稀少、岁月沧桑的感怀。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富有画面感,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秋日的海州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