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春十三首
长啸视天壤,手抚白玉琴。
一抚再三叹,谁哉知我音。
翩翩媚俗子,一仰复一沉。
灵凤翔九霄,不顾蒿下禽。
择食无果腹,贪藏有良金。
岂无得与失,两各行其心。
穷通亦有命,荣辱迭相寻。
躬耕傥未辍,聊为梁父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长啸(cháng xiào):撮口发出悠长清越的声音。古人常以此抒发悲愤之情或闲适之情。
- 天壤:天地之间。
- 翩翩:形容举止洒脱的样子。
- 媚俗子:迎合世俗、讨好他人的人。
- 灵凤:神话传说中的神鸟,象征着祥瑞和高贵。
- 蒿下禽:野草丛中的鸟,此处比喻世俗中平庸的人。
- 躬耕:亲身从事农业生产。
- 傥(tǎng):表示假设,如果。
- 梁父吟:古代乐府楚调曲名。相传诸葛亮躬耕陇亩时,好为《梁父吟》。此处表达一种隐士的情怀和对理想的追求。
翻译
我撮口发出悠长的声音,望着天地之间,手抚着白玉琴。 一次抚琴再三叹息,谁能真正懂得我的心音呢? 那些行为洒脱却迎合世俗的人,一时得意一时失意。 灵凤翱翔在九霄之上,不会理会野草丛中的凡鸟。 选择食物却无法填饱肚子,贪婪地收藏着大量的钱财。 难道没有得与失吗?只不过是各自按照自己的心意行事罢了。 困厄与显达也都是命中注定,荣耀和耻辱相继而来。 如果我不停止亲身从事农耕,姑且就把这当作是《梁父吟》吧。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诗中通过抚琴长叹,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人理解的苦闷。诗人对“媚俗子”的行为表示不屑,他们在世俗中沉浮,与追求高远的“灵凤”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诗人对高尚品质和精神追求的向往。同时,诗中也提到了人生的得失、穷通、荣辱等问题,认为这些都是命运的安排,人们应该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最后,诗人表示如果不停辍躬耕,就把这当作是一种隐士的生活方式和对理想的坚守,体现了诗人对世俗的超脱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富有哲理,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洞察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