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春十三首
春郊草木明,秀色如可揽。
雨馀尘埃少,信马不知远。
黄乱高柳轻,绿铺新麦短。
南山逼人来,涨洛清漫漫。
人家寒食近,桃李暖将绽。
年丰妇子乐,日出牛羊散。
携酒莫辞贫,东风花欲烂。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揽:本义为用胳膊围住别人,使靠近自己,此处指观赏、领略。 馀(yú):同“余”,剩下来的,多出来的。 洛:此处指洛水,是黄河的重要支流。 寒食:在清明节前一或二日,这一天禁火,只吃冷食,相传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的介子推。
翻译
春天的郊外,草木鲜亮,秀美的景色仿佛可以尽情欣赏领略。雨过之后,尘土减少,信马由缰,不知不觉已走了很远。黄色的柳花纷乱地飘落在高柳上,绿色的麦苗短而整齐地铺在地上。南山好像扑面而来,洛水上涨,清澈的水面广阔无边。临近寒食节,人家的桃树李树即将绽放,温暖而美好。年成丰收,妇女和孩子都很快乐,太阳出来后,牛羊四散而去。带上酒不要嫌自己贫穷,东风吹拂,花儿即将绚烂开放。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郊外景色以及人们的生活情景,展现出一幅生机勃勃、充满希望的春景图。诗中通过“草木明”“秀色可揽”“雨馀尘埃少”等描写,表现出春天的清新与美好。“南山逼人来,涨洛清漫漫”形象地写出了南山的雄伟和洛水的浩渺,增添了景色的层次感。“年丰妇子乐,日出牛羊散”则体现了丰收之年人们的愉悦和生活的安宁。最后“携酒莫辞贫,东风花欲烂”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春天的享受和珍惜之情。整首诗语言自然流畅,意境优美,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和生活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