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溪水

· 张嵲
清溪寒不流,空明涵万象。 连山倒景来,顾盼迷俯仰。 云浮潭底深,鸟度镜中往。 悠悠寒藻疏,一一游鱼上。 危桥飐长硔,行客情屡怆。 溪傍万竿竹,矗矗倚崖嶂。 苍根带古色,落叶堕深广。 阴森暗藩篱,萧摵扫空旷。 无人结茅茨,有客契心赏。 物外识远情,天边知旅况。 野店犹远烟,仆夫力难强。 何以纾我怀,浩歌聊自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张嵲(niè):人名。
  • 空明:空旷澄澈。
  • 万象:宇宙间一切事物或景象。
  • 顾盼:观看。
  • 俯仰:低头和抬头,泛指随便应付。
  • 悠悠:形容悠闲自在。
  • 危桥:高耸的桥。
  • (zhǎn):风吹物使颤动。
  • (hóng):古同“谼”,大谷,深沟。
  • 矗矗:高峻貌。
  • 萧摵(sè):亦作“萧槭”,凋零;冷落。
  • 茅茨:亦作“茆茨”,茅草盖的屋顶,亦指茅屋。
  • 契心赏:契合内心的欣赏。

翻译

清澈的溪水寒冷得几乎不流动,空旷澄澈中蕴含着万千景象。连绵的山峰倒影过来,让人观看得迷惑于低头抬头之间。云朵在潭底深处浮动,鸟儿仿佛在镜子中飞过。悠悠的寒藻稀疏,一条条游鱼浮上水面。高耸的桥在深沟上颤动,行客的心情屡屡悲伤。溪水旁有万竿竹子,高高耸立着倚靠在崖壁上。苍老的树根带着古朴的颜色,落叶飘落在深远广阔之处。阴森森的如同暗设的藩篱,冷落清扫着空旷之地。没有人在这里盖茅屋,只有客人契合内心地欣赏。在事物之外体会到高远之情,从天边知晓旅途的状况。野外的店铺还在远处的烟雾中,仆人也力量难以支撑了。用什么来舒缓我的心怀呢,大声放歌姑且自我释放。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渡溪水时的所见所感。诗中通过对溪水、万象、连山倒影、云朵、飞鸟、游鱼、危桥、竹子、落叶等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幽、寂静、深邃且略带萧瑟的氛围。诗人在欣赏这自然景色的同时,也流露出行旅中的孤独和寂寥,以及对自然之美和高远之情的体悟。如“危桥飐长硔,行客情屡怆”表现出旅途的艰辛和内心的惆怅,而“无人结茅茨,有客契心赏”则凸显出其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对自然的热爱。整体意境高远,情景交融,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张嵲

张嵲

宋襄州襄阳人,字巨山。徽宗宣和三年以上舍选中第。高宗绍兴五年召对,疏称宜固守待变,又言荆、襄、寿春当择良将劲兵戍之。除秘书省正字。次年地震,奏请薄赋安民。七年,迁著作郎,请选儒臣为蜀、荆、襄帅。旋因牵连刊改《神宗实录》罪,出任福建路转运判官,复上书极论朋党之害。金人背盟,为秦桧画策草檄。擢中书舍人,升实录院同修撰,寻被万俟劾罢。起知衢州,除敷文阁待制,为政颇严酷。秩满,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工诗文,有《紫微集》。 ► 67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