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二首

秋物已潇洒,临高念岁穷。 阵收群雁没,峰断片云空。 月色山川内,笛声关塞中。 西人未柔服,长策在诸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潇洒:形容景物凄清、幽雅等。
  • 岁穷:年终。

翻译

秋天的景物已经是那样凄清幽雅,登上高处想到又到了一年的年终。雁群整阵收起消失不见,山峰断开一片云朵也空空。月色笼罩在山川之中,笛声在关塞里回荡。西部的人还没有被柔顺收服,长远的策略就在于诸位大臣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黄山的景色以及由此引发的感慨。诗人通过对秋景的描写,如群雁没、片云空等,营造出一种寂静而又略带萧瑟的氛围。月色与笛声的出现,更增添了一份韵味和情调。而最后提到西部人的情况以及对大臣们的期望,展示了诗人对时局的关注和思考。整首诗意境清幽,既有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也有对现实的某种隐忧和寄托。

郭祥正

宋太平州当涂人,字功父,自号谢公山人,又号漳南浪士。少有诗名,极为梅尧臣所赏叹。举进士。神宗熙宁中,知武冈县,签书保信军节度判官。王安石用事,祥正奏乞天下大计专听安石处画,神宗异之,安石耻为小臣所荐,极口陈其无行。时祥正方从章惇辟,以军功为殿中丞,闻安石语,遂以本官致仕去。后复出通判汀州,元丰七年坐事勒停。知端州,又弃去,隐于县青山卒。能诗。有《青山集》。 ► 14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