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永叔归田乐秋冬二首

秋风忽来鸣蟪蛄,豆叶半黄陂水枯。 织妇夜作露欲冷,社酒已熟人相呼。 坎坎击鼓坐林下,醉去自有儿童扶。 壮男独猎南山虎,中子已扱荒径狐。 田家此乐乐有馀,食肉缉皮裘岂无。 我虽爱之乏寸土,待买短艇归江湖。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蟪蛄(huì gū):一种昆虫。

翻译

秋风忽然吹来响起了蟪蛄声,豆叶有一半已经枯黄,池塘的水也干枯了。织女夜里劳作时露水要变凉了,社日的酒已经酿好人们相互呼喊着。咚咚地敲着鼓坐在树林下,喝醉后自然有儿童来搀扶。强壮的男子独自去南山猎虎,中年男子已经去荒僻小路追捕狐狸。农家这样的欢乐很有富余,吃肉穿皮裘难道没有吗。我虽然喜爱这样的生活却没有一点点土地,等待着买条小船回到江湖中去。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乡村生活的场景和乐趣。秋风起,豆叶黄,水干涸,充满了浓浓的乡村氛围。夜里织女劳作,社酒备好,人们欢乐相聚。击鼓林下的场景显示出悠闲自在,男人们猎虎捕狐展现出生活的生机与活力。诗中体现了田家生活的富足和欢乐,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喜爱和向往,但又因自身没有土地而只能寄希望于回归江湖。整体画面生动,语言质朴,让人感受到乡村生活的独特魅力。

梅尧臣

梅尧臣

梅尧臣,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卒,年五十九。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60卷、《毛诗小传》等。 ► 281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