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政检法牛公挽章三首

瘠甚都昌境,民无晚种田。 乐输虽欲速,乞籴最堪怜。 帅阃施长技,王人改旧弦。 本原谁任责,阴德至今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致政:古代官员退休或离职。
  • 检法牛公:检法官姓牛的官员,检法可能是官职名。
  • 瘠甚都昌境:都昌,地名,这里形容地方非常贫瘠。
  • 晚种田:指农耕季节已晚,无法再种植作物。
  • 乐输:乐意缴纳赋税。
  • 丐籴:乞求买入粮食,籴是买的意思。
  • 帅阃:帅府,古代军事最高统帅的所在地。
  • 长技:高明的策略或手段。
  • 王人:指朝廷官员。
  • 旧弦:旧有的政策或制度,这里比喻改变原有做法。
  • 本原:事物的根本或源头。
  • 阴德:暗中做的好事,不求回报。

翻译

在极度贫瘠的都昌地区,百姓无法在晚期再耕种田地。 尽管他们乐意快速缴纳赋税,但买粮的需求实在令人同情。 军队首领运用高超的管理策略,朝廷官员也改变了原有的做法。 谁来负责这个地区的根本改善?牛公的善行一直流传至今。

赏析

这首诗是对已故检法官牛公的悼念之作。诗人描绘了都昌地区百姓生活的艰难,赞扬了牛公在任时积极推行措施,使得当地税收虽重但民众仍能勉强应对,同时表达了对牛公改变旧制、关注民生的感激之情。通过“阴德至今传”,诗人暗示了牛公的美德和贡献将长久影响着当地的人民。整首诗情感真挚,对逝者的敬仰与怀念之情溢于言表。

曹彦约

曹彦约

曹彦约,南宋大臣。字简甫,号昌谷,南康军都昌(今属江西)人。淳熙八年进士。曾从朱熹讲学,后受人之召,负责汉阳军事,因部署抗金有方,改知汉阳军。后累官宝谟阁待制、知成都府。嘉定初,为湖南转运判官,镇压郴州(今湖南郴县)瑶民起义,后任利州路(今属陕西)转运判官兼知利州,发漕司储粮减价粜与饥民、通商蠲税,并论兵柄财权并列之弊。宝庆元年,擢为兵部侍郎,迁礼部侍郎,不久又授为兵部尚书,力辞不拜,后以华文阁学士致仕,卒谥“文简”。 ► 3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