颖公遗碧霄峰茗

到山春已晚,何更有新茶。 峰顶应多雨,天寒始发芽。 采时林狖静,蒸处石泉嘉。 持作衣囊秘,分来五柳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颖公:对人的尊称。
  • 狖(yòu):古书上说的一种黑色长尾猴。

翻译

到了山上春天已经快要结束了,怎么还会有新的茶叶呢。山顶上应该有很多雨水,天气寒冷才开始发芽。采摘的时候林中的黑长尾猴很安静,蒸茶处的石泉水很美好。拿它来当作衣服囊中的秘密宝贝,分送到五柳先生般的人家。

赏析

这首诗围绕着碧霄峰的茗茶展开。首联表达了诗人对春已晚却还有新茶的疑惑,体现了诗人对茶的关注。颔联描述了茶叶生长环境,多雨且寒冷,突出了其特别之处。颈联写了采摘时的宁静和水质的上佳,从侧面烘托了茶的珍贵。尾联说把茶当作秘宝携带,并送给如五柳先生般高雅之士,增添了茶的文化氛围和高雅气息。整首诗通过描写茶叶,表达了诗人对这碧霄峰茗的喜爱和珍视之情。

梅尧臣

梅尧臣

梅尧臣,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卒,年五十九。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60卷、《毛诗小传》等。 ► 281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