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华亭

晴云嘷鹤几千只,隔水野梅三四株。 欲问陆机当日宅,而今何处不荒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háo):同“嚎”,呼啸、鸣叫的意思。

翻译

晴朗的天空中,仙鹤的鸣叫声传来,似乎有几千只之多。隔着水面,能看到三四株野生的梅花树。想要询问陆机当年的住宅在哪里,可如今哪里不是一片荒芜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华亭的景象,以晴云仙鹤和隔水野梅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然而,诗人在面对这看似美好的景色时,却发出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通过询问陆机当日的住宅何在,表达了对昔日繁华消逝的惋惜,以及对世事无常的无奈之情。诗中的景物描写与情感表达相互映衬,使读者在感受到自然美的同时,也能体会到诗人内心深处的忧伤。

梅尧臣

梅尧臣

梅尧臣,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卒,年五十九。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60卷、《毛诗小传》等。 ► 281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