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孙端叟寺丞农具十五

破领耕不休,何暇顾羸犊。 夜归喘明月,朝出穿深谷。 力虽穷田畴,肠未饱刍粟。 稼收风雪时,又向寒坡牧。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羸犊:瘦弱的小牛。羸(léi)。
  • 刍粟:草料和粮食。刍(chú)。

翻译

衣领破了也不停地耕种,哪里有闲暇去顾及瘦弱的小牛。夜晚归来在明月下喘息,早晨出去穿行在深深的山谷。力气虽然用尽在田地间,肚子还没能吃饱草料和粮食。庄稼收获在风雪之时,又去到寒冷的山坡上放牧。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辛勤劳作的农民形象。他不知疲倦地在田间耕作,甚至不顾及自身的疲惫和衣衫的破旧,也无暇照顾小牛。他起早贪黑,努力地在田地里付出劳动,但尽管如此,依然生活贫苦,还不能填饱肚子。到了收获时节,还要在艰苦的环境中去放牧。诗中生动地体现了农民劳作的艰辛以及生活的不易,表达了作者对农民的深切同情。同时,通过简洁质朴的语言,营造出一种朴实而又令人感慨的氛围。

梅尧臣

梅尧臣

梅尧臣,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卒,年五十九。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60卷、《毛诗小传》等。 ► 281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