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

东湾暖无沙,有?渊泥下。 轻舠复翠竿,预致曾谁舍。 刳肉不知数,持为楚乡鲊。 嗜味固足珍,况亦椒橙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舠(dāo):小船。
  • 鲊(zhǎ):用盐和红曲等腌的鱼。

翻译

东边的水湾温暖且没有沙石,有鱼潜藏在深深的泥底下。轻快的小船加上翠绿的鱼竿,预先想得到可曾给谁留下。割下鱼的肉数都数不清,拿来做成楚地风味的腌鱼。贪图美味固然值得珍视,更何况还有胡椒、橙子相助。

赏析

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在东湾捕鱼的场景。诗中描述了东湾的环境,以及人们捕鱼的过程和收获。“轻舠复翠竿”展现了人们准备充分去捕鱼的情景,“刳肉不知数”则突出了收获之多。最后提到将鱼做成美味的腌鱼,还强调了其味道的珍馐以及有其他调料的搭配。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以简洁的文字呈现出一幅充满生活气息和趣味的画面。

梅尧臣

梅尧臣

梅尧臣,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卒,年五十九。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60卷、《毛诗小传》等。 ► 281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