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吴松江晚泊

念昔西归时,晚泊吴江口。 回堤溯清风,淡月生古柳。 夕鸟独远来,渔舟犹在后。 当时谁与同,涕忆泉下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溯(sù):逆着水流的方向走。

翻译

回忆往昔向西归去的时候,傍晚将船停泊在吴江口。沿着堤岸迎着清凉的风,淡淡的月光映照在古老的柳树上。傍晚的飞鸟独自远远飞来,打鱼的船还在后面。那时谁和我一同呢,悲伤地回忆起已去世的妻子。

赏析

这首诗营造出了一种宁静而略带忧伤的氛围。诗人通过回忆过去在吴松江晚泊的情景,展现了当时的景色,清风、淡月、远鸟、渔舟,共同构成了一幅静谧的画面。然而尾句画风一转,表达出深深的思念和伤感之情,怀念起去世的妻子,这种情感的转变使得整首诗更加富有层次感和内涵,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那份眷恋与哀愁。

梅尧臣

梅尧臣

梅尧臣,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卒,年五十九。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60卷、《毛诗小传》等。 ► 281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