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送杨明叔

君将会稽去,旧迹可以嬉。 予因状其美,赠子临路岐。 子不以为乐,但愿有以规。 噫吾岂无说,畏子未及裨。 既求不语子,吾曷忍子欺。 前年子渡淮,夜泊洪泽湄。 有鬼称使者,来告风波期。 子时再拜谢,乃被邻船嗤。 逡巡鬼复至,复附船家儿。 怒彼慢嗤士,明当使惊危。 船儿傍舷回,走若一足夔。 翌日各解舟,出浦风动旗。 子独乘安流,彼受横浪吹。 此事非子传,焉得他人知。 昨逢令弟蕴,备述果不疑。 越俗素重鬼,慎勿启其私。 子口有仁义,子腹有书诗。 子尝谈王道,怪语固未宜。 近闻苏才翁,问子辟者谁。 得非外戚侯,子怒已竖眉。 今我傥得罪,甘与苏同之。
拼音
梅尧臣

梅尧臣

梅尧臣,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卒,年五十九。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60卷、《毛诗小传》等。 ► 281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