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平甫拟离骚

识君兮不早,君尚少兮我老。兰与蕙兮多薰,搴杂佩兮芳芬。 兰倏往兮蕙随,心俯仰兮徘徊。与识吴兮吴乐,尝适楚兮楚悦,君何为兮我阔。 麒麟絷兮不驰,凤皇蔽兮挑达。均莫悲兮别离,怅公子兮何之。 绝大江兮无波,奉赤鲤兮藉荷。芼莼荇兮陈羹,亲意得兮忘荣。 世反是兮从贵,聊送君兮伤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王平甫:人名。
  • :花草的香气。
  • (qiān):拔取。
  • (shū):极快地。
  • (zhí):拴,捆。
  • 挑达:也作“佻达”,轻薄放荡。
  • (mào):择取。

翻译

认识你呀不早,你还年少呀我已衰老。兰草与蕙草呀散发很多香气,拔取各种佩饰呀散发芬芳。兰草很快前去呀蕙草跟随,心思起伏呀徘徊不定。因为了解吴国呀在吴地快乐,曾经到楚国呀在楚国喜悦,你为何呀与我分别。麒麟被束缚呀不能奔驰,凤凰被遮蔽呀轻薄放荡。都不要悲伤呀这别离,惆怅公子呀去往哪里。渡过那大江呀没有波浪,捧着赤色鲤鱼呀靠着荷叶。择取莼菜和荇菜呀陈设羹汤,体会亲情呀忘却荣耀。世间反而这样追从富贵,暂且送你呀满怀伤情。

赏析

这首诗情感真挚深沉。诗中通过对兰蕙的香气、麒麟凤凰的遭遇等描写,营造出一种或美好或无奈的氛围。表达了与友人相识太晚,而自己已老的遗憾,以及面对和友人分别的惆怅与不舍。同时,诗中也表现出对世间追从富贵现象的感慨,强调了亲情的重要和对友人离别的伤情。整体语言优美,用典自然,惆怅之情贯穿始终。

梅尧臣

梅尧臣

梅尧臣,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卒,年五十九。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60卷、《毛诗小传》等。 ► 281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