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府有宝龟,名存骨未朽。 初为清江使,因落豫且手。 白玉刻佩章,黄金铸印纽。 辞聘彼庄生,曳涂诚自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爬行动物,腹背都有硬甲,头尾和脚能缩入甲中,能耐饥渴,寿命很长。
  • 清江使:传说中的神仙使者。
  • 豫且(yù jū):春秋时宋国渔人。

翻译

王府里有一只珍贵的龟,名字留存但骨头还未腐朽。起初它是清江的使者,却因为落在豫且手中。龟身上用白玉雕刻着佩章,用黄金铸成印纽。拒绝了庄生的聘请,拖着泥路爬行确实有它自己的方式。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王府中宝龟的描述,展现了其独特之处。诗中描绘了宝龟的来历以及其身上珍贵的装饰。它曾经是神秘的清江使者,却有着特别的经历。诗人以龟喻人,表达了人应坚持自我、按自己的方式行事的观点。虽然对龟的描写较为简洁,但充满了奇幻的色彩,引发读者对于其背后意义的思考。

梅尧臣

梅尧臣

梅尧臣,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卒,年五十九。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60卷、《毛诗小传》等。 ► 281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