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冲卿学士以王平甫言淮甸会予予久未至冲卿与平甫作诗见寄答之
老马力尽道路长,岂若壮骥思腾骧。
项穷临流叹不逝,燕骨埋没庸可伤。
我今六十趋南北,饥肠不足面黧黑。
少年心志一点无,千里区区安所得。
往居闾闬乏经过,闭门读书多废食。
便从冠带向仕途,强颜希禄非贪职。
昨逢王倩昧平生,一见如旧心相倾。
谈经树下任日炙,酒狂便欲骑长鲸。
谁意同行有迟疾,先入大梁凡几日。
大梁故人怜钝衰,迭为寄唱辞严密。
卒章言买羊与酒,虽齿动摇能饫溢。
亦知红颊教新成,更愿旧朋邀六七。
拼音

梅尧臣
梅尧臣,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卒,年五十九。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60卷、《毛诗小传》等。
► 2810篇诗文
梅尧臣的其他作品
- 《 淮南转运李学士君锡示卷 》 —— [ 宋 ] 梅尧臣
- 《 九月二十四日大风 》 —— [ 宋 ] 梅尧臣
- 《 子聪惠书备言行路及游王屋物趣因以答 》 —— [ 宋 ] 梅尧臣
- 《 中秋与希深别后月下寄 》 —— [ 宋 ] 梅尧臣
- 《 深夏忽见柰树上犹存一颗实 》 —— [ 宋 ] 梅尧臣
- 《 依韵和春日见示 》 —— [ 宋 ] 梅尧臣
- 《 秋日村行 》 —— [ 宋 ] 梅尧臣
- 《 前此诸韩来饮独仲连以小儿病不至明日仲连有夜坐见怀之什因成答章 》 —— [ 宋 ] 梅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