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上一相遇,忆在京都时。 虽惊岁月换,未改松桂姿。 童侍两三人,瓶锡相与随。 自言东越来,箧中多好诗。 文字皆妥帖,业术无倾攲。 前辈尝有言,清气散人脾。 语妙见情性,说之聊解颐。 始推杼山学,得非素所师。 此固有深趣,吾心久已知。 横琴乃玄悟,岂必弄鸣丝。 古乐众少听,谁知彼吹篪。 师旷没世后,伯牙众身悲。 愿同黄鹄举,远归沧海涯。 老骥虽不病,长坂安可驰。 天台况奇胜,日夕劳梦思。 尚忝齿缨绶,终年趋路岐。 俯愧渊中鱼,游泳水之湄。 仰羡云间鸷,凌厉辞絷维。 居尝起斯念,未去情不怡。 今朝更道旧,感怆各嚬眉。 同游谢公门,远想袂沾洟。 惜哉胡不仁,碎彼东方琪。 又出数纸书,手泽尚可披。 眷眷畴昔意,于今当语谁。 复遗三百言,玩味自挽髭。 序事尽成故,慨吟良有资。 其词何亹亹,宛若对风规。 冷然耸心目,不觉整冠緌。 重以超俗韵,顾予贱职司。 是犹猿鸟情,并此驽枥卑。 报投仍勉强,实谬匠者为。 应哂不量力,短兵兹已疲。
拼音
梅尧臣

梅尧臣

梅尧臣,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卒,年五十九。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60卷、《毛诗小传》等。 ► 281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