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卢娘:此处指善画竹的女子。“卢”读作“lú”
- 萧萧枝:指竹子在风中摇曳发出的声响所象征的竹子形态,形容竹子的枝叶在风中摇曳的姿态。
- 战叶:风中摇曳的竹叶。
- 粉节:竹子的竿节,因呈白色,故称粉节。
翻译
或许有个叫卢娘的人能画竹,她重抹细拖,神情专注且动作迅疾。 就如同把石头上飒飒作响的竹枝,生动地呈现在笔端,充满了天然意趣。 风中摇曳的竹叶在倾斜尖锐的笔触点染之间,透过笔墨的走势,那虚幻黏连、断断续续的形态展现无遗。 竹子的竿节中心的样子又怎能完全知晓呢,那淡淡的墨色分明呈现在您的眼前。
赏析
这首诗以赞美卢娘画竹的技艺为主题。诗中通过对卢娘画竹过程的描述,如“重抹细拖神且速”,展现了她作画时的专注与熟练。诗人将卢娘笔下的竹子与自然中的竹子相联系,“如将石上萧萧枝,生向笔间天意足”,强调了画作的生动与自然。“战叶斜尖点映间,透势虚黏断还续”则细致地描绘了竹叶的姿态和笔墨的韵味,使读者能够感受到画面的灵动。最后,“粉节中心岂可知,淡墨分明在君目”表达了竹子竿节的难以完全描绘,但通过淡墨的运用,竹子的神韵依然清晰地呈现在观者眼前。整首诗生动地表现了卢娘画竹的高超技艺和竹子的神韵,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

梅尧臣
梅尧臣,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卒,年五十九。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60卷、《毛诗小传》等。
► 2810篇诗文
梅尧臣的其他作品
- 《 腊酒 》 —— [ 宋 ] 梅尧臣
- 《 南轩盆植重台莲移种池 》 —— [ 宋 ] 梅尧臣
- 《 表臣斋中阅画而饮 》 —— [ 宋 ] 梅尧臣
- 《 依韵和永叔秋日东城郊行 》 —— [ 宋 ] 梅尧臣
- 《 杨公蕴之华亭宰 》 —— [ 宋 ] 梅尧臣
- 《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殿幕閒兴 》 —— [ 宋 ] 梅尧臣
- 《 汝南江邻几云鄎南并淮浮光山有张隐居种松桧于其上养母甚孝时有猛兽驯庭中又郡西麻田山土沃泉美久不垦有刘叟者辟而居之近董氏黄氏欲买土为邻故江有慕之之作予辄次其韵 》 —— [ 宋 ] 梅尧臣
- 《 韩钦圣问西洛牡丹之盛 》 —— [ 宋 ] 梅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