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通判家饮回

朔风声满枯桑枝,阴云不定蛟龙归。 冻禽聚立高树时,密云万里增寒威。 访君留连举酒卮,胡琴奏罢欢已微。 小驹跨去没四蹄,飘花凌乱沾人衣。 醉目远望天地迷,何暇更问孤鸿飞。 茅屋岂无单且饥,平明共贺麦陇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朔风:指北风。朔(shuò)。
  • 蛟龙:古代传说的两种动物,居深水中。
  • (zhī):古代盛酒的器皿。
  • :小马。

翻译

北风的声音回荡在干枯的桑树枝上,阴云不定仿佛蛟龙要归来。冻僵的禽鸟聚集站立在高树上的时候,万里的密云更增添了寒冷的威势。拜访你留恋不舍地举起酒杯,胡琴演奏完欢乐已经淡了些。小马跨步离去没入了四只蹄子,飘落的花瓣凌乱地沾染在人的衣服上。醉酒后远望天地都变得迷蒙,哪还有闲暇再去询问孤单的大雁飞去何处。难道没有那茅屋简陋并且饥饿的人,到了天亮一起庆贺麦陇的肥沃。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的景象与生活场景。诗的开篇通过“朔风”“阴云”“冻禽”等营造出寒冷、萧瑟的氛围,展现了冬天的凛冽。与友人相聚饮酒奏乐的场景则有几分温情与欢乐,但欢乐很快过去,留下一丝淡淡的惆怅。后面关于小马、飘花、醉目远望等描写,增添了一种朦胧与迷茫之感。最后提到对麦陇肥沃的期待,给整首诗带来一丝对未来的希望与憧憬,使得诗在整体的清冷氛围中又有了一些积极的因素。全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将冬日的景象与生活中的感触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梅尧臣

梅尧臣

梅尧臣,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卒,年五十九。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60卷、《毛诗小传》等。 ► 281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