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南郑:地名,今陕西汉中市。
- 从戎(cóng róng):投身军旅。
- 渴骥:像口渴的骏马,比喻强烈的追求。
- 饿鸱(chī):饥饿的鹞鹰,这里比喻敌人。
- 漕(cáo):通过水道运输粮食。
- 烽:烽火,古代边防报警的信号。
- 骆谷:山谷名,在陕西周至西南。
翻译
在南山的南边,往昔我曾投身军旅,宾主之间相互期许,满怀意气。如同渴急的骏马般奋笔疾书时,满壁皆是文字;在那饥饿的鹞鹰鸣叫之处,利箭凌风射去。成千的船只载着粮食运往鱼关之北,一点烽火的信号从骆谷的东边传来。令人惆怅的是,那豪迈的游历已成为昨日之梦,如今我在戴公亭下陪伴着渔翁。
赏析
这首诗是陆游对自己在南郑那段军旅生活的回忆与感慨。诗的前两句,回忆了在南郑时的意气风发和壮志豪情。接下来的两句,通过“渴骥奔时书满壁,饿鸱鸣处箭凌风”,形象地描绘了当时军旅生活的紧张与激烈,表现出诗人的积极奋发和英勇无畏。“千艘粟漕鱼关北,一点烽传骆谷东”则写出了军事运输的繁忙和边防的紧张局势。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对往昔壮游的怀念和对现状的惆怅,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失落和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沉,通过对过去的回忆和现实的对照,抒发了诗人壮志未酬的苦闷和对往昔岁月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