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五更:古代一夜分为五个时段,五更是指凌晨3-5点。
- 江城:指长江边上的城市,这里指诗人所在之地。
- 高枕:形容无忧无虑的生活,这里指平静安逸的生活。
- 短檠:矮小的灯架,用来形容时光流逝迅速,如同短烛之光。
- 书中固多味:读书本有丰富的乐趣。
- 身外尽浮名:指世俗的虚名浮利,与内心无关。
- 倚壁:靠着墙壁。
- 清啸:放声长啸,表达内心情感。
- 蓬窗:简陋的窗户,蓬草编成的窗。
- 送明:迎接黎明的到来。
翻译
在一个秋天的早晨,大约是凌晨三、四点,我从睡梦中醒来,坐在江边的城市里。夜晚的秋色如同清水一般宁静,让我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哀愁。如今的生活不再像以前那样平静无忧,岁月匆匆流逝,仿佛短烛下的光阴。虽然书籍给我带来了许多乐趣,但那些身外的虚名却毫无意义。我靠在墙上,发出一声清亮的长啸,破晓的光线已经透过简陋的窗户,预示着新的一天来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早起的瞬间感受,以秋日清晨的静谧作为背景,表达了对世事变迁和人生短暂的感慨。诗人通过对"高枕"与"短檠"的对比,揭示了生活的不易和时光的无情。他认识到书籍中的智慧才是真正的滋养,而身外的浮名则是虚幻的追逐。最后的"清啸"与"送明"则流露出诗人坚韧不屈的人生态度,以及对新一天的期待和希望。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展现了陆游深沉的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