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亭障:古代在边疆险要处设置的堡垒。(“障”读音:zhàng)
- 阅岁:经过一年。
- 夷落:古代对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称呼。
- 王灵:天子的威灵。
- 瘴:热带山林中的湿热空气,旧时认为是疟疾等传染病的病原。(“瘴”读音:zhàng)
- 弭患:消除祸患。(“弭”读音:mǐ)
翻译
边疆的堡垒从来没有过一年的安宁,频繁听闻少数民族侵犯天子的威严。 孤独的城池在月落时冤魂哭泣,百里的风中都弥漫着战争的血腥气息。 瘴气浓重,厌烦看到赤红色的茅叶,春天将尽,也不让柳条变青。 焦头烂额又能有什么补救,消除祸患从来贵在祸患尚未形成之时。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边疆战事不断,人民遭受苦难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安危的忧虑和对和平的渴望。诗中通过“亭障曾无阅岁宁”“频闻夷落犯王灵”表现了边疆的不平静;“孤城月落冤魂哭,百里风吹战血腥”以凄厉的场景描写,烘托出战争的残酷和悲惨;“瘴重厌看茅叶赤,春残不放柳条青”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恶劣和人们的痛苦;最后“焦头烂额知何补,弭患从来贵未形”则表达了诗人认为预防祸患应在其未形成之时的观点,体现了他的深刻思考。整首诗意境苍凉,情感深沉,具有强烈的现实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