戍卒说沉黎事有感

· 陆游
亭障曾无阅岁宁,频闻夷落犯王灵。 孤城月落冤魂哭,百里风吹战血腥。 瘴重厌看茅叶赤,春残不放柳条青。 焦头烂额知何补,弭患从来贵未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亭障:古代在边疆险要处设置的堡垒。(“障”读音:zhàng)
  • 阅岁:经过一年。
  • 夷落:古代对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称呼。
  • 王灵:天子的威灵。
  • :热带山林中的湿热空气,旧时认为是疟疾等传染病的病原。(“瘴”读音:zhàng)
  • 弭患:消除祸患。(“弭”读音:mǐ)

翻译

边疆的堡垒从来没有过一年的安宁,频繁听闻少数民族侵犯天子的威严。 孤独的城池在月落时冤魂哭泣,百里的风中都弥漫着战争的血腥气息。 瘴气浓重,厌烦看到赤红色的茅叶,春天将尽,也不让柳条变青。 焦头烂额又能有什么补救,消除祸患从来贵在祸患尚未形成之时。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边疆战事不断,人民遭受苦难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安危的忧虑和对和平的渴望。诗中通过“亭障曾无阅岁宁”“频闻夷落犯王灵”表现了边疆的不平静;“孤城月落冤魂哭,百里风吹战血腥”以凄厉的场景描写,烘托出战争的残酷和悲惨;“瘴重厌看茅叶赤,春残不放柳条青”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恶劣和人们的痛苦;最后“焦头烂额知何补,弭患从来贵未形”则表达了诗人认为预防祸患应在其未形成之时的观点,体现了他的深刻思考。整首诗意境苍凉,情感深沉,具有强烈的现实关怀。

陆游

陆游

陆游,南宋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信念始终不渝。创作诗歌很多,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风格雄浑豪放;抒写日常生活,也多清新之作。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杨慎谓其词纤丽处似秦观,雄慨处似苏轼。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 939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