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府

· 黄琮
十七门楼压翠鬟,西南一线走严关。 波涛交汇三江水,井邑高凌万仞山。 吴楚帆墙来日暮,巴渝歌舞艳人间。 时平不用夸形胜,戍鼓无声白昼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黄琮:人名。
  • 翠鬟:鬟,huán,妇女梳的环形发髻,这里指像环形发髻的青山。
  • 井邑:城镇。
  • 仞:rèn,古代长度单位,周制八尺,汉制七尺。
  • 吴楚:春秋时的吴国和楚国,这里泛指远方。
  • 巴渝:古地名,今重庆一带。

翻译

十七座门楼压低了那青翠的山鬟,西南方有一条线通向艰险的关卡。波涛在三江水交汇,城镇高高凌驾在万仞高山之上。远方的帆船在日暮时到来,巴渝地区的歌舞艳丽世间。太平时节不用夸赞地势险要,戍守的鼓声在白天都没有声音。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重庆府的壮丽景象和独特风情。诗中通过对门楼、青山、关卡、江水以及城镇等景物的描写,展现出其地势的险要和雄伟。帆船的到来和特色歌舞,则为当地增添了生动的画面。最后写出在和平时期,虽然此地形胜,但戍鼓无声,有一种安宁祥和的氛围。整首诗层次分明,语言生动形象,将重庆府的特点很好地展现了出来。

黄琮

清江苏崇明人,字耀琨,号耕云。善画葡萄松鼠,时称妙品。 ► 1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