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书怀四首 其三

· 王炎
客来倦捉麈,客去徐挟书。 儿曹厌官冷,数问何时归。 岂知庇风雨,未办蜗牛庐。 老我怀百忧,又自一解颐。 雨流木偶行,久矣无定居。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捉麈(zhǔ):麈,古书上指鹿一类的动物,其尾可做拂尘。“捉麈”意思是挥动拂尘,古人清谈时常执拂尘。
  • 儿曹:儿辈,孩子们。
  • 官冷:指官职卑微,待遇清苦。
  • 蜗牛庐:比喻狭小简陋的房屋。
  • 解颐(yí):开颜欢笑,欢笑。

翻译

有客人来访时,我疲倦得懒得挥动拂尘交谈;客人离开后,我才慢慢地拿起书本阅读。孩子们都厌烦我这官职清苦,多次询问什么时候回家。他们哪里知道,想要有个能遮蔽风雨的安身之所,我连像蜗牛壳那样狭小的屋子都置办不起。年迈的我心中怀有诸多忧愁,却又能自我开解露出笑容。人生就如同雨中漂流的木偶一般随波逐流,长久以来都没有稳定的居所。

赏析

这首诗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在冬日的生活状态与复杂心境。开篇以日常的待客与读书场景起笔,体现出生活的平淡与诗人的闲散。“儿曹厌官冷”一句通过孩子的抱怨,侧面反映出诗人为官的清苦状况。“岂知庇风雨,未办蜗牛庐”直白地说出自己生活的窘迫,连基本的安身之所都难以保障,蕴含着无奈与辛酸。“老我怀百忧,又自一解颐”则细腻地刻画了诗人内心忧愁与自我排解的矛盾心境,展现出一种豁达又苦涩的复杂情绪。最后以“雨流木偶行,久矣无定居”形象的比喻,概括了自己如木偶般漂泊不定的人生状态,抒发了对人生流离、居无定所的感慨,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深沉,在平淡的叙述中饱含生活的苦难与人生的思考 。

王炎

王炎

宋徽州婺源人,字晦叔,号双溪。孝宗乾道五年进士。张栻帅江陵,闻其贤,檄入幕府。为潭州教授,改知临湘。宁宗庆元中知湖州,不畏豪强贵戚。积官至军器少监。博通经史,工诗文,著述甚丰。有《双溪集》。 ► 81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