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谁能看得懂西湖的美丽?任何时候都是美景。驱车去追寻。只愿在花丛绿树中饮酒贪欢。
谁知道随意站立在那水气交错的迷离之中,绿草斜阳正美。水波幽远,烟雾飘渺,白鹭飞来,仿佛水滨之间只有一点。
注释
佳景无时:景色无时不佳。
飞盖:奔驰中的车辆。盖,车篷。
玉巵:玉制的酒器,此指酒。
沧洲:水边之地。
序
欧阳修特意游览西湖,于暮春败景,歌散人去之处发现了特殊的美感与韵味。本词表现出词人别具慧眼的审美特点,尤其最后两句营造出耐人寻味的意境。作者写西湖美景,动静交错,以动显静,意脉贯串,层次井然,显示出不凡的艺术功力。这首词通篇写景,景中寓情,反映的虽是个人生活感受和刹那间的意绪波动,但词境清隽疏澹,一扫宋初词坛上残馀的「花间」习气。全词意境开阔,明丽晓畅,清新质朴,读来确有耳目一新之感。这首词如同一幅清丽活泼、空灵淡远的风景画,美不胜收,清新可爱,令人留连忘返,从中足见欧公乃词坛写景高手。
赏析
欧阳修特意游览西湖,于暮春败景,歌散人去之处发现了特殊的美感与韵味。作为西湖的老熟客,作者就在该篇用审美的语言把西湖的好处给介绍出来。
该词上阕是说,西湖的第一点好处,是在于「佳景无时」——一年四季风景皆佳,春景、夏景、秋景、冬景各有各的妙处;一天之中,无论晓景、午景、黄昏之景,也都各具特色。正因为如此,一年到头,一天到晚,都有车马载着游客翩翩而至。人们往往在花间饮酒,用醉眼观景,直至尽兴方归。在下阕中,作者则告诉人们,虽然西湖「佳景无时」,但好中选好,最妙的还是黄昏之景。闲倚栏杆向西天远眺,单间芳草斜阳,一片瑰丽;水远烟微,引人遐想;而最让人感到惬意的是,水边草地上,高洁潇洒的白鹭在自由自在地飞翔……该词末两句营造出了耐人寻味的意境。欧阳修晚年定居颍州,目的就是在这里度过他的桑榆晚景,他对西湖黄昏之景情有独钟,这是符合一个垂暮老人的心理常态的。
作者写西湖美景,动静交错,以动显静,意脉贯串,层次井然,显示出不凡的艺术功力。这首词通篇写景,景中寓情,反映的虽是个人生活感受和刹那间的意绪波动,但词境清隽疏澹,一扫宋初词坛上残余的「花间」习气。全词意境开阔,明丽晓畅,清新质朴,读来确有耳目一新之感。这首词如同一幅清丽活泼、空灵淡远的风景画,美不胜收,清新可爱,令人留连忘返,从中足见欧公乃词坛写景高手。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飞盖:车篷。这里代指车辆。
- 玉卮(zhī):玉制的酒杯,亦用作酒杯的美称。
- 沧洲:滨水的地方,古时常用以称隐士的居处 。
翻译
有谁能懂得欣赏西湖的美好?西湖美好的景色无时无刻不存在。人们驾车互相追逐,争抢着在花丛间痛饮美酒。 谁知道,我悠闲地靠着栏杆,观赏着芳草伴随着斜阳余晖的美景。湖水辽远,烟雾细微,只见那远处的一片滨水之处,有一只白鹭悠然飞过。
赏析
这首词上阕写人们对西湖游乐的喜爱,通过描写人们驾车相逐、花间醉酒的热闹场景,展现出西湖热闹、欢快的一面。而下阕笔锋一转,描绘自己独自凭栏的安静画面,芳草斜阳、水远烟微,一只白鹭从沧洲飞起,营造出了一种清幽、闲适的氛围。全词对比鲜明,一边是众人的热闹游乐,一边是自己的独自闲赏 ,体现出作者超脱尘俗、醉心自然的心境。词中动静结合,热闹与清幽交融,在平实的叙述和描写中,蕴含着细腻的情感和对西湖景色独特的领悟,给读者一种清新淡远又回味无穷的美感 。

欧阳修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江西吉安永丰)人,自称庐陵人。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卓越的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唐朝)韩愈、柳宗元、(宋朝)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 1229篇诗文
欧阳修的其他作品
- 《 樵者 》 —— [ 宋 ] 欧阳修
- 《 玉楼春 · 别后不知君远近 》 —— [ 宋 ] 欧阳修
- 《 夜坐弹琴有感二首呈圣俞 》 —— [ 宋 ] 欧阳修
- 《 鹧鸪天 》 —— [ 宋 ] 欧阳修
- 《 东閤雨中 》 —— [ 宋 ] 欧阳修
- 《 思白兔杂言戏答公仪忆鹤之作 》 —— [ 宋 ] 欧阳修
- 《 余昔留守南都得与杜祁公唱和诗有答公见赠二十韵之卒章云报国如乖愿归耕宁买田期无辱知己肯逐利名迁逮今二十有二年祁公捐馆亦十有五年矣而余始蒙恩得遂退休之请追怀平昔不胜感涕辄为短句置公祠堂 》 —— [ 宋 ] 欧阳修
- 《 宋宣献公挽词三首 其二 》 —— [ 宋 ] 欧阳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