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寄左二杏庄 其一
江流日归海,客心常与东。
神游越枝外,目断吴云中。
激荡水石响,凄晦草木风。
渺躯乏丰羽,辗转逐惊蓬。
一别西蠡道,五过馆姓宫。
繁华不足悼,逝景何匆匆。
幸有涧栖约,还悲川岭重。
蕙荣倘不歇,迟我春山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黄景仁:清代诗人。
- 杏庄:人名。
- 神游:谓形体不动而心神向往,如亲游其境。
- 越枝:古越国的树枝。
- 吴云:吴地的云。
- 凄晦:凄凉而阴暗。
- 惊蓬:比喻行踪漂泊不定的人。
- 西蠡:地名。
- 馆姓宫:不太明确具体所指。
翻译
江水每天都流向大海,我的心常常向着东方。心神在越国的枝叶之外游荡,目光在吴地的云彩之中断绝。江水激荡使得水石发出声响,气氛凄凉阴暗连草木间的风也是如此。我这渺小的身躯缺乏丰满的羽翼,只能辗转如那漂泊不定的飞蓬。一次分别在西蠡道,五次经过馆姓宫。繁华不值得哀悼,逝去的光景为何如此匆匆。幸好有在山涧栖息的约定,却又悲哀山川岭嶂的重重阻碍。蕙草如果能一直繁茂不凋零,那就等待我到空空的春山。
赏析
这首诗以景寓情,通过描写江水、云朵、草木风等自然景象,以及对分别、辗转漂泊等经历的表述,传达出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人生漂泊不定的无奈之感。诗中“客心常与东”表现出对远方的向往和牵挂;“渺躯乏丰羽,辗转逐惊蓬”生动地刻画出自己漂泊无依的状态。整体意境深沉,感情真挚,语言委婉含蓄,耐人寻味。